楊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楊名

大明翰林院編修
籍貫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潼川州遂寧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實卿,號方洲
出生 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十四日
四川遂寧縣
逝世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四川遂寧縣
配偶 劉氏
出身
  • 嘉靖八年己丑科進士及第
著作
  • 《方洲集》、《猶及編》、《觀槿野言》、《庚辛集》

楊名(1505年—1559年),實卿方洲四川遂寧縣(今四川省遂寧市)人[1]明朝翰林,嘉靖七年四川解元,連中探花。任翰林院編修,因向明世宗直言進諫,而得罪下詔獄被罷黜。

生平[编辑]

楊名年少時,督學王廷相認為其言語稱奇,補做其門下弟子生員。嘉靖七年(1528年),四川鄉試第一(解元)。嘉靖八年,登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2],授翰林院編修[3]。聽說祖母去世后,請求緊急歸鄉;之後再回朝廷,擔任展書官[4][5]

嘉靖十一年(1532年)十月,天有彗星,依律群臣進言。楊名上書稱明世宗喜怒失中,用舍不當。其言痛切剛直,世宗懷恨在心,但仍回旨稱其為忠言,并令其不必隱諱。楊名不譜世宗心思,繼續直言道:

吏部是百官之首,尚書為百官之表;然而吏部尚書汪鋐卻是最卑鄙的小人。此外,武定侯郭勛奸詐狡猾,太常寺卿陳道瀛金贇仁粗鄙酣淫。這幾人,輿論早都稱其不應任用,然而陛下你仍任用他們,這是聖上有偏愛的緣故。諸位大臣進言忤逆了聖上,此心實為可原諒的。大學士李時以愛惜人才為情,既然被聖上嘉獎採納,但吏部卻不為他簽署發批准。臣所說的謂虛文塞責的事,難道完全沒有么?這些得罪的大臣們,輿論認為應當寬恕,但陛下卻不肯原諒他們,這是聖上有偏怒的緣故。道士邵元節利用點卑鄙技巧,蒙蔽聖上。您曾經下令在內府設斋醮,并命左右大臣為供事奔走,所以致使有不肖之徒在黑夜乞求出入宮門的。如果將這些寫入史冊,後世人們將如何評價?這都是聖上心中稍有的偏激,因此臣敢抒發自己的狂愚。[6]

奏疏呈上后,嘉靖帝震怒,即刻逮捕楊名下詔獄拷訊。汪鋐上書稱道:

楊名是與楊廷和同鄉,最近張孚敬離任,楊廷和的同黨總是計劃要報復,所以這才攻擊我。臣為皇上選拔任用,一心只想重振朝廷綱法,但總有大臣指責我操之過急。而且內閣大臣都在培植黨羽,所以楊名才敢如此欺君放肆。[7]

明世宗深信其言,更加憤怒,于是命錦衣衛追問楊名的主使。楊名數次瀕臨死亡,但沒有什麽可承認的,只說曾將奏疏草稿給同榜進士程文德看過,明世宗遂將程文德一併拿下詔獄。當時侍郎黃宗明、侯補判官黃直論救,均先後入獄[8]。致使三法司再擬楊名罪過,均不能恰當反映明世宗內心想法。于是,明世宗親自下詔,令楊名戍邊,入編伍瞿塘衞。第二年即釋放回來。後來多次舉薦,均不再召用。楊名家居二十多年,侍奉雙親。雙親都死後,他和弟弟楊台在墳墓旁結草廬居住。孝期滿後,因病去世[9][10][11]隆慶元年,贈光祿寺少卿

其他[编辑]

楊名在詔獄期間,明世宗急於尋找其幕後主使。當時牽連到同榜榜眼程文德,程文德自稱是主使,并因此得罪、貶為信宜縣典史。事後程文德在給楊名的一首詩中答道:

百年及第共承恩,四海交情真弟昆;主使何人吾道是,尚祈張膽叩天閽。

——《答楊實卿詩》[12]

家族[编辑]

楊思寧(五世祖),楊友德(高祖父),楊萬全(曾祖父),楊時景(祖父)。楊洪江(父),母杜氏。

楊台(弟)、楊羲臣(子)。

参考文献[编辑]

  1. ^ 《嘉靖八年己丑科進士登科錄》:年二十五歲中式嘉靖八年己丑科第一甲第三名進士。六月十四日生,行一,曾祖楊萬全,壽官;祖楊時景,壽官;父楊洪江;母杜氏。重慶下,妻劉氏,弟台。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試第一名舉人會試中式第六十九名。
  2. ^ ·张廷玉等,《明史》(卷287):嘉靖八年廷对,世宗亲擢罗洪先、程文德、杨名为一甲,而置唐顺之及束、任瀚于二甲,皆手批其卷。
  3. ^ 明實錄:世宗實錄 ,143卷
  4. ^ ·张廷玉等,《明史》(卷207):楊名,字實卿,遂寧人。童子時,督學王廷相奇其語,補弟子員。嘉靖七年,鄉試第一。明年以第三人及第,授編修。聞大母喪,請急歸。還朝,為展書官。
  5. ^ 國朝獻徵錄·翰林院編修楊公實卿墓志銘(陳講)》(卷21): 嘉靖己未四月十有一日吾邑楊方洲太史以疾卒卜十月廿有二日葬先壠三溪之麓弟鄉進士方石台率其姪生員羲臣奉席主政九峰狀屬銘墓道先一泉公之沒方洲屬予銘墓矣家世之詳具載志中一泉公娶杜氏以正德乙丑六月十有四日生方洲命名名實卿其字別號方洲生而神異四歲時廼祖三溪翁坐之膝上口授詩書即成誦就家塾為文作賦警句驚人鄉進士方山余公瑋以理學文望汲引後進試方洲詫曰此奇童也欲壻之不得薦試于先達少保蕨山黃公喜曰邑後輩有人潼守梁公鼎較七邑童生手其卷曰此鳳雛也薦于督學浚川王公廷相立之坐隅難以經史答如響字其名曰本寔方洲曰此鄉先生余憲副諱也跽謝不敢公愕然曰孺子有此識哉遂補弟子員尚書盧公書菴為遂尹較其文曰吾關中康呂王馬不是過也書菴老于科舉 □與說關鍵肯綮故方洲雖高才文不越程度每試如行雲流水清婉暢蔚不作險詞硬語以詭世觀者自能奪目督學稱奇才如出一口張文定公以翰苑宿儒取肄大益書院責其遠到戊子秋試出京官主考舉第一人連朝陰晦至揭曉天晶日皦監臨侍御戴司馬公金喜曰此文明兆也紀之詩明年會試中春秋第一廷試以知人安民策士日未久援筆萬言 上覽之批云能守聖學以為本此乃知要之說置一甲第三人 主上加意掄才親賜品題前此未有也授官翰林院編修諸公素所許可者至是咸驗尋問太母夫人趙氏暨配劉氏訃至上疏奔歸西蜀大饑人相食方洲請于一泉翁兩試坊值半給喪葬半賙三族人嘖嘖稱焉明年一泉為繼娶王氏北上復任 上重文臣補賜新刊大學衍義諸書無逸殿豳風亭成方洲以經筵展書官得進講章賜宴西苑河南進白鵲文臣各獻頌獨方洲詩美不忘規 上優答之壬辰與文選張君庭分校春秋乃誓曰吾儕為國求賢惟其才勿徒多取人以蹈宿弊後方洲所選中者不足乃以庭所選足之張子嘆服先是吾外舅元山文襄公督學貴陽王陽明公以部屬劾劉瑾謫龍塲驛文襄聘居文明書院相與講定性主靜之旨有書札還往方洲幼覽之心解至是與同第羅念菴洪先程松溪文德洎陽明弟子歐陽南埜德魏水洲良弼薛中離侃結社講學雅契夙心一日夢以字紙為棺殮明日語南埜曰異哉夢乎吾終以文字沒溺乎南埜曰是在吾子由是翻然務力行不欲專文藝懸陽明像于壁羹牆如見
  6. ^ ·张廷玉等,《明史》(卷207):十一年十月,彗星見。名應詔上書,言帝喜怒失中,用舍不當。語切直,帝銜之,而答旨稱其納忠,令無隱。名乃復言:「吏部諸曹之首,尚書百官之表,而汪鋐小人之尤也。武定侯郭勛奸回險譎,太常卿陳道瀛、金贇仁粗鄙酣淫。數人者,羣情皆曰不當用,而陛下用之,是聖心之偏於喜也。諸臣建言觸忤者,心實可原。大學士李時以愛惜人才為請,即荷嘉納,而吏部不為題覆。臣所謂虛文塞責者,豈盡無哉?夫此得罪諸臣,羣情以為當宥,而陛下不終宥,是聖心之偏於怒也。真人邵元節猥以末術,過蒙采聽。嘗令設醮內府,且命左右大臣奔走供事,遂致不肖之徒有昏夜乞哀出其門者。書之史冊,後世其將謂何?凡此聖心之少有所偏者,故臣敢抒其狂愚。」
  7. ^ ·张廷玉等,《明史》(卷207):疏入,帝震怒,即執下詔獄拷訊。鋐疏辨,謂:「名乃楊廷和鄉人。頃張孚敬去位,廷和黨輒思報復,故攻及臣。臣為上簡用,誠欲一振舉朝廷之法,而議者輒病臣操切。且內閣大臣率務和同,植黨固位,故名敢欺肆至此。」
  8. ^ 國朝獻徵錄·翰林院編修楊公實卿墓志銘(陳講)》(卷21):是歲彗星之變下詔求言方洲曰吾人講學正欲為今日用豈徒口說耶上疏曰臣聞天無心也人天地之心也人君之心民心之所統會也天無心因人心之向背以為順逆人心向背係于君心之公私今日星變之故豈不從可推哉極言公私喜怒之偏用人行政之失言過切直 上不懌姑以納忠答之令明言用人行政之寔人謂須婉詞請罪庶回 天怒方洲曰進言臣之心也今 聖明既許以言苟變初意不惟欺君且自欺其心也遂上疏直言土木禱祀之繁痛斥真人邵元節太常陳道瀛之詭繆冢宰汪鋐武定侯郭勛之欺罔疏入下詔獄鋐抗辯指為故相楊廷和同族務置大辟學士廖道南忌同邑元山席公官在其右令婢走其家傳言指席學士主使為且創疏稿飛語紛紛理官益嚴究意在元山也方洲曰納忠者平生所為尚須人主使耶屢加慘刑堅不可破理官無從究詰奏上愈怒以同官文德昕夕交游侍郎黃宗明有疏論救並□詔獄出三臣對鞫以次辨析詞誼懇怛理官及左右無不感泣會 天怒少解上其獄謫二臣官有差方洲戌瞿塘是獄初起舉朝人謂柄臣煽焰如焚方洲少年書生何力能支必至狼狽誣指釀成大獄人人危恐方洲屹立如山百端搖撼不得理官取獄詞方洲忍死數百言不訐不狥曲盡情理同事程舜敷謂□切患鯁優于疏章可謂戌禍莫怵矣尚賴
  9. ^ ·张廷玉等,《明史》(卷207):帝深入其言,益怒,命所司窮詰主使。名數瀕於死,無所承,言曾以疏草示同年生程文德,乃幷文德下獄。侍郎黃宗明、侯補判官黃直救之,先後皆下獄。法司再擬名罪,皆不當上指。特詔謫名戍,編伍瞿塘衞。明年釋還。屢薦終不復召。家居二十餘年,奉親孝。親歿,與弟台廬於墓。免喪,疾作,卒。
  10. ^ 國朝獻徵錄·翰林院編修楊公實卿墓志銘(陳講)》(卷21):天子仁聖奸臣終莫敢誰何癸巳就戍所楚憲臣為闢靜暉書院多士雲從倡明正學是秋即奉詔致仕方洲慮傷親之心時治具延一泉公素厚者列宴坐方洲執爵行酒列歌舞恣笑謔以娛其親又親築色養堂開內宴以招延諸親攜諸孫勸酌以為常買近地居三妹氏雖一飯未嘗不在側家身任之俾方石得以專工所業與方洲諸門生均一陶冶方石完養益粹守身如女子為予所敬畏癸卯秋以春秋魁多士方洲曰台吾親愛子也今可代吾以悅親矣津津喜見眉宇二親先後沒痛毀幾殆殯葬寧過厚廬墓三年長庚山有鵲巢兔犬相馴之異王氏沒乃起劉氏于淺土合葬長庚山麓其他賙貧濟乏嫁娶孤兒寡女不可殫述若買地改葬方山先生尤諸縉紳所頌平生不飭崖岸雖鄉人亦由由然與處然和而介毅而容闊達而密禮法自將夏不扇不浴朋友書札倉卒必親書家居二十年同年故人多在要地未嘗輕致一書問況其他乎兩京及本省薦章無慮數十疏皆以例格予私著論謂以方洲神敏機智當此四郊多壘使推轂有人授之內外之柄以應八面之酬其所自效要為一代名臣不誣卒之賈誼不返前席不通必有任其咎者于方洲何尤哉治西宅成與方石異居緣楊氏之業多方洲所置一日檢契券擇腴田以給方石方石曰弟得三溪祖田數畝足矣其餘兄劬勞經營弟何忍以受方洲曰吾止一子汝多男若皆以子視之羲臣得尤多也久之未決方洲艴然曰汝以兄為偽讓耶弟事吾有年猶不亮其心何哉方石惴惴不敢出一語退而上書以鳴其心方洲就書再答數百言以解其惑由衷悲惻可一字一涕也方石不得已受其券託延親賓敦致宴席酌酒簪花標曰德及無窮恩同罔極方洲欣然就席極歡盡飲而罷衎衎如也嗚呼世有兄弟競產連年健訟忍付同氣為溝中瘠者何限人心不死聞楊氏之風可泚顙矣倡諸縉紳作真率會詩曰天地分明須此宴山川豈得少吾徒可占襟度矣又縛虎悲愁問彼蒼諸作可爭雄太白軋樂天矣凡有作必視予屬和予蓋日鍜旬鍊莫慱其一句者所著多不留稿僅存猶及編觀槿野言庚辛集及詩文四十卷貯藏家笥歲當會試方石以兄疾不欲舍去方洲曰汝行吾自息心勿藥矣送之登舟其宿戀戀泣別一日顧予病榻予曰昨日者談令器星命他日可出入將相方洲曰彼卻言予不利也予謂有子如是可償公平生缺陷世界復他念乎殆諷之也不意言猶在耳所謂不利者遽至此耶不諱前二日語篤友宋子中曰吾死矣夫所以忍死者待台弟至也既而訪諸道路歸期尚未明日整冠斂手而逝得年五十有五
  11. ^ 國朝獻徵錄·翰林院編脩楊公實卿墓志銘(羅洪先)》(卷21):西蜀擅俊爽秀異之產故發解者多有聞於時方洲楊君名實卿年二十有四舉四川鄉試第一明年試大廷 今上親擢一甲第三人官翰林編修無何故鄉大疫而祖三溪翁及妻劉相繼卒請告歸省明年還朝充經筵官例得賜書豳風□成進講章與賜宴又例進白鵲詩多諷語壬辰會試為同考試官務在得人不必已出咸服其度是秋彗見應詔極論用人行政之道本於喜怒疏入 上疑意有所指令具實對眾謂宜伏辜引謝君氣故豪視人多不當已且鄙引謝為巽軟直據所見覆奏語侵用事寵幸諸臣有旨下詔獄問佐使安在刑訊垂死無一言他及主獄計窮度同官程君文德與厚善將追栲之會兵部侍郎黃君宗明上言論捄遂俱見逮君懼連坐二人每鞫必自誓力爭不屈 上怒尋解嶽成謫戍瞿塘歲餘得釋旋予致仕君既負豪爽自及第至被謫未及三年不得封懼二親無以歡遇節序稱觴集客務極所欲且治室廬列歌舞娛其耳目而士大夫不知者顧以為謗君方及時縱志惟恐不足莫辨人言瑣瑣為何弟台故善事君君友愛特甚用君之學舉鄉試魁而三妹適士人復懼二親將有離憂即市舍旁地為屋三區別割產均給之俾得數奉朝夕後盡讓已田宅膏美者於台曰汝子多於我非此不能立也而三族待以舉火婚嫁者又甚眾養其妻劉之家如其妹其他舉義周急歸死殯而全孤嫠無問貴賤費出不貲此在他人固皆甚難君遇之一語立就性耐勞不憚遠役至忤巳者即詬詈及門一無所省蓋其才豁略脫灑意至輒行動無拘滯而又善於用情故能周愛若此歲中薦達屢矣然未嘗一書與人間與耆俊結社賦詩笑謔睨若不知有人世至論天下事往往剖截直易靡所顧忌其力誠若足以勝之所為詩文稱其為人下筆如注有千里莫禦之勢絕不能組織崖岸突兀語所著有猶及編觀槿野言庚辛集及諸稿四十卷嘗自謂得之沉思而出以率易舉是槩平生宜亦略可睹也憶君早慧為先輩余君所奇補諸生督學王公廷相賞其文比及第程君與予三人故聯名君少予纔一歲是時 上親覽諸試策手賜褒語一時公卿侈為稀事每相期必有以報 天子而紹興良知之學初聞于予予亦數數言之獨君心契時就薛君侃歐陽君德問所以一夕予巳寢君扣門就榻曰吾適有悟思決於君若不能終夕者其意興勃勃類此相聚不四月而別當行戌僅聚數日而程君坐前事竟外謫其後稍起至吏部侍郎罷去予在朝之跡頗與君同別一十七年而君卒未幾程君亦不起余幸存顧病衰無能少進即後死何益矣明年台以訃來且索銘曰沒時意所屬也嗚呼君即不言吾能嘿乎以君才力志學有不成乎至于今吾三人夙所期者何似其尚可追否呼嗚呼忍不為銘以志予悲楊氏本楚孝感人避元亂入蜀居遂寧幾傳為思寧思寧生友德友德生萬全萬全生時景即三溪翁翁生洪江娶杜氏是生君比沒葬長庚山君與台嘗廬其側免喪而病作卒嘉靖己未距生弘治乙丑壽五十有五配劉氏繼王氏皆先卒劉一女適某側室蘇氏白氏蘇氏一子羲臣縣諸生娶王氏參政嘉賓女四女適某某皆士人子一尚幼羲臣將以某月日葬君棗坪之原而二配墓在長庚山右銘曰初交久暌忽悼絕也道廣車馳孰摧折也志壯且衰今古別也後死何期我心惙也積惠有遺文聲揭也考履列辭石不可滅也
  12. ^ 一代清正名臣程文德. 永康日報. [2013-02-15]. [永久失效連結]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一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〇七》,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