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 [公告] 確立事件關注度指引及修訂人物關注度指引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盡快提出。
- [讨论]
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已開啟,現正徵集新議案及意見,敬請踴躍參與。
- [讨论]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变体小助手第二版,敬请踊跃参与。
- [讨论]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提议设立插队投票保护期及拆分及合併管理員人員復任程序的相關條文,敬请踊跃参与。
- [讨论]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讨论將漢族群、教育機構、进行中的战争或武装冲突及八九民主運動訂為高風險主題,敬請關注並踴躍參與。
- [广告] 第三屆臺灣-斯洛伐克編輯松正在进行中,歡迎踴躍貢獻!
![]() 存檔 | ||||||||||||||||||||||||||||||||||||||||||||||||||||||||||||||||||||||||||||||||||||||||||||||||||||||||||||||||||||||||||||||||||||||||||||||||||||||||||||||||||||||||||||||||||||||||||||||||||||
---|---|---|---|---|---|---|---|---|---|---|---|---|---|---|---|---|---|---|---|---|---|---|---|---|---|---|---|---|---|---|---|---|---|---|---|---|---|---|---|---|---|---|---|---|---|---|---|---|---|---|---|---|---|---|---|---|---|---|---|---|---|---|---|---|---|---|---|---|---|---|---|---|---|---|---|---|---|---|---|---|---|---|---|---|---|---|---|---|---|---|---|---|---|---|---|---|---|---|---|---|---|---|---|---|---|---|---|---|---|---|---|---|---|---|---|---|---|---|---|---|---|---|---|---|---|---|---|---|---|---|---|---|---|---|---|---|---|---|---|---|---|---|---|---|---|---|---|---|---|---|---|---|---|---|---|---|---|---|---|---|---|---|---|---|---|---|---|---|---|---|---|---|---|---|---|---|---|---|---|---|---|---|---|---|---|---|---|---|---|---|---|---|---|---|---|---|
|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角色封面:全身体圖片變成頭像圖片[编辑]
@Cookai1205:請問為什麼全身体封面圖片變成頭像封面圖片[1][2][3][4][5]。跟原神角色不一樣。--Sim Chi Yun(留言) 2023年11月5日 (日) 10:09 (UTC)
- 主要是比例太高了,會影響整體排版美觀。--Cookai餅塊🍪(💬留言) 2023年11月5日 (日) 10:58 (UTC)
- 另外補充一點:這些人物圖片是有版權的,完整全身照較難宣稱是WP:合理使用,降低畫質或裁切比較能說是合理使用。事實上,大多數好萊塢電影的條目都完全沒有劇照,日本ACGN相關條目的圖片其實有很多都不符合「合理使用」的規範。--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8日 (三) 06:03 (UTC)
- 有沒有一種可能,但是只是ACG專題人比較多,所以圖片比較全?我去英維看了一些近年電影條目,infobox都是有海報的。英維熱門的超英內容大多都是角色全身照。請謹慎作出版權指控。--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16:40 (UTC)
- 我認為中文ACG主題的編輯人數不太可能比英維電影主題的編輯人數更多。英維編輯者人數比中維多了十倍,ACG有比好萊塢電影熱門十倍嗎?--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7:29 (UTC)
- 不太确定,但根据电影分类点进去条目看一眼,基本上不少都会放一幅完整的合理使用的海报作为infobox图。——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12月1日 (五) 03:23 (UTC)
- 我認為中文ACG主題的編輯人數不太可能比英維電影主題的編輯人數更多。英維編輯者人數比中維多了十倍,ACG有比好萊塢電影熱門十倍嗎?--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7:29 (UTC)
- 我觉得帮助介绍这些人物本身就是合理使用,版权所有者应该非常乐意写进维基百科。--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11月28日 (二) 13:29 (UTC)
- 版權人會不會提告跟法律上算不算合理使用是兩件事。這些圖片時常沒有標示正確的授權,或沒有完整填寫合理使用的依據。--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7:29 (UTC)
- 要看图片的上传时间,早期不规范化的情况是普遍的,近十年(?)可能会稍微好一些(至少有些版权“洁癖”者很注重新文件的规范)。——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12月1日 (五) 03:33 (UTC)
- 版權人會不會提告跟法律上算不算合理使用是兩件事。這些圖片時常沒有標示正確的授權,或沒有完整填寫合理使用的依據。--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7:29 (UTC)
- 順帶一提,電子遊戲條目在寫玩法時按慣例往往會加入至少一張遊戲截圖,這有時甚至會在評級上提醒編者需要一張截圖,相反我沒見過電影條目這樣做。在這一比較同等的對比上,我只能說是慣例問題。--S叔 2023年11月30日 (四) 19:05 (UTC)
- 因為是角色封面,需要角色圖片。背景需要透明。--Sim Chi Yun(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01:12 (UTC)
- 有沒有一種可能,但是只是ACG專題人比較多,所以圖片比較全?我去英維看了一些近年電影條目,infobox都是有海報的。英維熱門的超英內容大多都是角色全身照。請謹慎作出版權指控。--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16:40 (UTC)
- 另外補充一點:這些人物圖片是有版權的,完整全身照較難宣稱是WP:合理使用,降低畫質或裁切比較能說是合理使用。事實上,大多數好萊塢電影的條目都完全沒有劇照,日本ACGN相關條目的圖片其實有很多都不符合「合理使用」的規範。--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8日 (三) 06:03 (UTC)
- 如果是自己裁切,建議以統一標準處理(例如裁切比例、大小等)同一系列圖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6日 (四) 05:08 (UTC)
原标题为:“朝鲜族”主要是指中国境内的中国国籍朝鲜族群,而“朝鲜民族”是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了朝鲜半岛韩国等国家国籍或后裔的所有人。将维基条目标题改为“朝鲜民族”可以避免可能的误解和混淆,使条目更具准确性和中立性
維基百科中文版的“朝鮮族(Chaoxianzu / Joseonjok/ Korean Chinese)”條目中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首先,條目的題目“朝鮮族”其實並不準確,因爲“朝鮮族”這一稱呼在中國是特指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族,大約有兩百萬人口。而“韓・朝鮮民族 (Ethnic Koreans)”則包括了朝鮮半島上的所有韓國人(South Korean)和朝鮮人(North Korean),人口超過八千萬。因此,這個條目的正確標題應該是“韓・朝鮮民族”。 朝鮮族這一稱謂起源於1949-1953年中國共產黨對各民族的命名。在大中華地區及漢字文化圈,"中國朝鮮族"並非官方稱呼,而是爲了強調該族羣的國籍。其正式名稱爲“朝鮮族”。將其與國籍相結合的方式,並不符合維基百科中立且客觀的編輯原則。爲避免混淆,建議將中國朝鮮族條目的名稱修正爲“朝鮮族”,同時將現有的“朝鮮族(全球韓/朝鮮民族)”條目更名爲“韓・朝鮮民族”。[6] [7] [8]
其次,這樣的標題和內容設置容易給人一種誤導,彷彿是在暗示韓國人都屬於中國的“朝鮮族”。這顯然是不對的,甚至是中國政府都不會採取的表述方式。我們中國人對自己的國籍感到驕傲,經常說中國國籍是全球最難獲得的。但通過這樣的條目設置,維基百科中文版似乎在無意中“白送”韓國人中國國籍,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導。 除了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人外,在漢字文化圈,無論是中、日、韓,"朝鮮族"這個詞以及其在日韓的直譯,都特指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族。但在這個條目中,很多人不敢明確寫出"朝鮮族"的韓文直譯,原因是大家心知肚明,實際上只是想暗示韓國人是"朝鮮族"的一部分。 根據多個官方參考資料,"朝鮮族"這個詞應該用來指代中國的朝鮮族。需要強調,將"朝鮮族"改爲"朝鮮民族"可能會影響維基百科的客觀性,因爲"朝鮮民族"和"韓民族"是等同的概念,而"朝鮮族"和"中國朝鮮族"也是等同的概念。 建議維基百科儘快修正這一錯誤,並確保其內容真實、準確和中立,避免給廣大讀者帶來誤解。維基百科中文版的“朝鮮族”條目中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首先,條目的題目“朝鮮族”其實並不準確,因爲“朝鮮族”這一稱呼在中國是特指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族人,大約有兩百萬人口。而“朝鮮民族”則包括了朝鮮半島上的所有韓國人和朝鮮人,人口超過八千萬。因此,這個條目的正確標題應該是“朝鮮民族”。 維基百科中文版在描述“朝鮮族”時,未明確區分與整個朝鮮民族(韓民族)的定義,故意給讀者帶來一定的誤解。實際上,“朝鮮族”是1949-1953年中國共產黨政府在民族識別工作中確立的專屬於在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朝鮮人羣的稱呼,1949年以前不存在“朝鮮族”這一詞。而在此之前,他們被稱爲“朝鮮人”。維基百科應當在此條目中更爲明確和尊重地區分“朝鮮族”與整體的朝鮮民族。鑑於此,建議維基百科對這一條目進行修訂,以更真實地反映事實,並展現對各民族的尊重。 到“朝鮮族”這個漢字詞彙,清代時,由於承認了朝鮮王國和大韓帝國的存在,因此稱中國領土內的朝鮮人爲“韓民”。後來,在中華民國時代,中國國民黨成立,並承認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是稱居住在中國的朝鮮人爲“韓僑”。但是,到了1949年,中華民國被國民黨逐出至臺灣,由共產黨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時“韓僑”這個名稱再次被稱爲“朝鮮人”。現代所稱的“朝鮮族”之所以會這麼叫,是因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將國內所有的少數民族納入管理,並將其作爲民族來管理。1948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遼寧地區的委員會規定:“居住在遼寧及其他東北3省等的朝鮮族,有戶籍的全部視爲中國公民,沒有戶籍臨時居住的則都稱爲朝鮮僑民”。從1950年開始的民族識別工作的第一階段,將“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人”歸納爲“朝鮮族”。後來,在中國,包括中國朝鮮人在內的全球大約八千萬的朝鮮・韓國人被稱爲“朝鮮民族”,而當提及“朝鮮族”時,指的是大約170萬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人。直到1990年代以前,大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朝鮮族與韓國人之間,在歷史上沒有關聯。[9]
希望維基百科中文版的中立性不因“朝鮮族”條目而受損。建議將“朝鮮族”條目改爲“朝鮮民族”,而涉及中國國籍的朝鮮族條目則維持爲“朝鮮族”。一些網友試圖將韓國人納入中國國籍的少數民族“朝鮮族”分類,這可能會對中韓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已有多個韓國機構和媒體關注此事。特別是像現在中韓關係逐步恢復的關鍵時刻,這樣的操作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摩擦。根據所獲取的資料,中國國籍朝鮮族的官方稱謂爲“朝鮮族”,通常並未附加“中國”這個前綴。添加“中國”前綴與官方名稱無直接關聯,並且韓國人不被稱爲朝鮮族。 1-2. 朝鮮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確認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中國東北的三省(吉林、黑龍江和遼寧)。“中國朝鮮族”一詞的使用主要是爲了強調國籍,並非正式名稱。許多論文明確表示“朝鮮族”專指中國國籍的朝鮮族,如“爲了更好地傳承朝鮮族文化,需利用多元化的形式保護、開發民族文化,重視產業文化園的構建。” [10] 若朝鮮族包括韓國人,“遼東學院:淺析朝鮮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三位中國作者,丁靜怡 鞠華靈 李欣欣不會提到朝鮮族會受到韓流文化的影響。在研究中國國籍朝鮮族文化時,學者通常用“朝鮮族”這個詞來探討這個羣體的歷史文化,在正式命名中通常簡稱爲“朝鮮族”。[11]
3-4. 中央民族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及其他學術研究也使用了“朝鮮族”這個詞來描述在中國東北居住的朝鮮族羣體。在“新中國朝鮮族社會的變遷發展:記中國朝鮮民族史學會第二屆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中,許多中國學者表明:“朝鮮族是我國的跨境民族之一,雖然朝鮮族歷史中包含許多‘跨國因素’,但朝鮮族的歷史研究進展仍然令人矚目。”在正式命名中,通常只使用“朝鮮族”而沒有加上“中國”這個前綴。“正確評價了朝鮮民族革命鬥爭和朝鮮族參加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功績,強調了延邊朝鮮族居民的土地關係和民族團結與民族政策問題。”此外,還討論了朝鮮族與北朝鮮的朝鮮民族的關係。[12]
特別在五、關於民族認同部分, “朝鮮族既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一員,其認同問題具有特殊性和複雜性。杭州師範大學韓國語系崔鳳春教授從朝鮮族名稱的由來入手,認爲朝鮮族形成之初,民族的基本特徵十分明顯,亦即具有共同的語言——朝鮮語;共同的地域——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以及若干民族鄉等;若朝鮮族這一詞包括韓國人,則不會有此種描述。共同的經濟生活——田園農耕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質——獨特的傳統民族習俗和民族文化。隨着時間的推移,’’’朝鮮族就像“水中之鹽”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可能導致其固有民族特徵的逐漸消失。朝鮮族是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之一,朝鮮族的前途與中國社會發展關係密切,朝鮮族的存亡與中國的民族政策緊密相連。他認爲,中國各民族關係問題十分重要,政府應該借鑑古代祖先處理中原華夏族和東夷族的經驗來對待朝鮮族等中國少數民族。”關於民族認同的討論中也強調了朝鮮族作爲中國的少數民族,與中國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繫,以及朝鮮族的存亡與中國的民族政策的緊密聯繫。
雖然在某些文獻或學術討論中可能會使用“中國朝鮮族”這個詞以區分其他國家的朝鮮民族羣體,但在官方文檔和命名中,通常只使用“朝鮮族”這個詞。這些中國的很多資料客觀地證明“朝鮮族”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朝鮮族,而“朝鮮族”不包括五千萬韓國人和兩千五百萬北朝鮮人。
因此,尊敬的中文維基百科,爲避免讀者混淆,建議將條目“中國朝鮮族”更名爲“朝鮮族(Chaoxianzu,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朝鮮族)”,以明確其含義。同時,將當前的“朝鮮族”條目(其內容主要關聯全球的韓國/朝鮮人,即Ethnic Koreans大約8000萬人相關信息,包括五千萬韓國人)更名爲“韓・朝鮮民族”,以保證內容的中立性和準確性。 --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3日 (一) 10:06 (UTC)
- 謝謝大家。--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4日 (二) 05:07 (UTC)
- 確實中國人在平常語境下講朝鮮族是專指境內的朝鮮族人,但這跟美國人平時講black people是專指美國黑人一樣。他們指涉的不包括加拿大黑人或非洲各民族,但是維基條目不會因此就把 black people 等同於美國黑人,因為那是WP:地域中心。
- 另外,中國朝鮮族和南北韓目前仍是同一個民族,英文條目第一句就說「Chaoxianzu, also known as Korean-Chinese, is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in China with Chinese nationality」,南韓的F4簽證也稱中國朝鮮族叫「在外同胞」。--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14日 (二) 05:54 (UTC)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向韓國政府表明立場稱"朝鮮族是無可爭辯的中國人,在韓國應該與其他外國人同等對待",開始關注朝鮮族恢復國籍的動向。 中國在上世紀1990年代末韓國製定《在外同胞法》時,也曾就朝鮮族是否適用問題表示不滿。據悉,中國政府對朝鮮族和韓國的聯繫非常敏感,甚至對韓國政府表示了不滿。[13]
- 民族與國籍的區別很重要。雖然朝鮮族和韓國人在民族血統上可能相同,但民族(identity)和國籍(nationality)是不同的概念。維基百科在描述特定羣體時,通常會明確區分這兩個概念。朝鮮族作爲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羣體,他們的生活經歷、現代文化習俗、甚至語言(韓國人說韓語/朝鮮族說中式朝鮮語方言)使用等與韓國人有所不同。因此,在維基百科中將這兩個羣體合併處理會造成信息的不準確性。
- 地域中心問題方面,您提到了維基百科的WP:地域中心問題。這一準則是爲了防止內容在某個地區或文化背景下過於集中。如果維基百科的“朝鮮族”條目包括了所有韓國人,那將是對非中國背景下的韓/朝鮮民族的不公平處理,並且這種處理方式忽略了居住在中國國籍的朝鮮族人的獨特性和特定環境。
- 維基百科應該重視歷史和政治背景的重要性。朝鮮族作爲中國國籍的一個民族,有着自己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政治經歷。將他們與韓國人合併,會忽略這一點,也可能導致歷史和政治背景的混淆。
- 目前朝鮮族條目的信息的準確性和專業性不行。維基百科作爲一個信息來源,致力於提供準確和專業的內容。如果將朝鮮族和五千萬韓國人混爲一談,可能會誤導讀者,造成對這兩個羣體的誤解。
- 總之,儘管兩百萬中國國籍朝鮮族和五千萬韓國人在血統上有相似之處,但在維基百科中,根據民族和國籍的不同,將它們區分開來,是爲了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和專業性。--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6日 (四) 09:55 (UTC)
- 想要闡明的是關於八千萬韓/朝鮮民族(Ethnic Korean)這一概念在不同子類別中的劃分和區分,特別是兩百萬朝鮮族(Chaoxianzu或Korean Chinese)在其中的定位。
- 1. 韓:朝鮮民族(Ethnic Korean)(總人口:8000萬左右):這是一個廣泛的術語,指的是共享相同文化、語言和血統的民族羣體。這個羣體大約有八千萬人,包括韓國、朝鮮(北韓)以及全球其他地區的韓/朝鮮裔。
- 2. 韓國人(South Korean)(總人口:5000萬左右):這一類別特指持有韓國國籍的人。他們是朝鮮民族的一個子集,具有韓國的文化、法律和政治背景。
- 3. 朝鮮人(North Korean)(總人口:2500萬左右):這一類別專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的公民。儘管他們在民族上與韓國人相同,但在政治體制、文化習慣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朝鮮的民族名叫朝鮮民族,而不是朝鮮族。
- 4. 朝鮮族(Chaoxianzu或Korean Chinese)(總人口:200萬左右):特指在中國國籍的朝鮮半島後裔羣,約有兩百萬人。他們可能在民族血統上與韓國人和朝鮮人相同,但由於長期居住在中國,已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特徵和身份認同。他們在語言、文化習慣等方面可能與韓國或北朝鮮有所不同。
- 綜上所述,現在維基百科的“朝鮮族”條目標題沒有明確指出其特指居住在中國國籍的朝鮮半島後裔,而是模糊地使用了朝鮮民族的概念,這確實存在嚴重的問題。因爲這樣的標題可能會導致對不同子類別之間關鍵差異的忽視,特別是在文化、社會和國籍認同方面。--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6日 (四) 09:59 (UTC)
- (+)支持將朝鮮族移動到朝鮮民族,但(-)反对將中國朝鮮族移動到朝鮮族。--🎋竹生🎍 2023年11月17日 (五) 10:50 (UTC)
- TLDR,雖然提議人的本心可能是好的,但這種長篇大論的提議很難不讓人認為是意欲為ROK洗地。我個人不太喜歡「X族」的稱呼,感覺會有那個民族的人都被單一國家subjugate的感覺,因此我個人傾向於朝鮮族移動至朝鮮人(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稱DPRK為“北韓”、ROK為“南韓”,因此不會有歧義問題,但在中國大陸的語境下可能需要與DPRK公民作區別)、中國朝鮮族移動至朝鮮族或不移動(在中文語境下「X族」通常默認為少數民族,而中國朝鮮族在中國大陸確實是少數民族,但不移動也不會影響條目的具體指代情形)。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13:47 (UTC)
- 中国的《世界民族》期刊的行文规范和体例里规定:“国内民族名称一般使用“某某族”/“某某族人”/“某某民族”表达,国外民族通常不使用“某某族”,而应使用“某某人”/“某某族人” “某某民族”表达”。另外,《民族词典》把世界民族称为“朝鲜人”,把中国国内的民族称为“朝鲜族”;这个应该算是权威来源。在条目中应该加入About模板。--万水千山(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01:14 (UTC)
- 同意這個提議。沒想到我的想法竟然跟《民族詞典》的處理一致,畢竟我這個想法隨的其實是之前Longway22曾經提過的思路。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8日 (六) 01:19 (UTC)
- (+)支持。不知Oakwoodic君意向如何。--PexEric 💬|📝 2023年11月18日 (六) 10:18 (UTC)
- @Sanmosa (+)支持。--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0:33 (UTC)
- 我同意。希望將‘朝鮮族’條目更名爲‘朝鮮民族 or 朝鮮人’,以確保維基百科中文版的中立性和準確性。非常感謝!--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0:36 (UTC)
- 韓國/朝鮮,朝鮮半島的先民之一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雖然古朝鮮國名多變,但“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延續,在中朝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韓人”之稱;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認可朝鮮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佈建制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韓”進入國號,朝鮮半島1910年被日本帝國合併之前的最後一個國號就是韓國。'han'這個音在韓語中是有“一”的意思,因此,感覺移動到韓·朝鮮人或朝鮮·韓人也好。--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1:01 (UTC)
- 在全球範圍內,特別是在漢字文化圈(包括中國大陸),韓國/朝鮮民族從古代紀元前以及紀元後6世紀起就有所記載,自1897年以後,普遍被稱作‘韓人’。考慮到這些客觀歷史記載,將目前的朝鮮族條目更名為‘韓·朝鮮人’或‘朝鮮·韓人’會更客觀和準確。
- 《三國志》:“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辰韓者,古之辰國也。侯準旣僭號稱王,為燕亡人衛滿所攻奪,將其左右宮人走入海,居韓地,自號韓王。其後絶滅,今韓人猶有奉其祭祀者。”[14]
- 《日本書記》中記錄了紀元後645年“蘇我入鹿被韓人暗殺”的事件。1873年日本的《征韓論》也將朝鮮半島稱為「韓」。[15]
- 1. 1906年,美國夏威夷的《韓人中央學院》成立。
- 2. 1909年,朴容萬在美國創建《韓人少年兵學校》。
- 3. 1913年,在美國成立了《韓人女學院》。
- 4. 1917年,在俄羅斯出版《韓人新報》,1918年成立了《韓人社會黨》。
- 5. 1920年,在中華民國上海成立了《上海韓人勞動會》和《在中國韓人青年同盟》。
- 6. 1922年,在中華民國上海成立了《世界韓人同盟會》。根據該會章程,組織包括17歲以上的韓人男女成員,不分國籍和宗教。
- 7. 1924年,在中華民國武漢成立了以抗日為目的的《武漢韓人青年會》。
- 8. 1927年,《中國本部韓人靑年同盟》在中華民國上海成立,該組織包括廣東、武昌、北京、上海等地的韓人青年會代表。該組織旨在構建一個涵蓋中國大陸和滿洲的韓人青年組織的統一戰線(抗日),於11月8日舉辦了創立大會。
- 9. 1928年,中國上海成立了《上海韓人學友會》。1932年,又成立了《上海韓人青年黨》。
- 10. 1941年,《在美韓族聯合委員會國防課》主導下,為促進美國韓人參與對日本的戰鬥並支持美軍,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又稱為《韓人警衛隊》。--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2:21 (UTC)
- @C9mVio9JRy@Newbamboo@PexEric@Sanmosa@TuhansiaVuoria --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3:12 (UTC)
- 韓國/朝鮮,朝鮮半島的先民之一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雖然古朝鮮國名多變,但“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延續,在中朝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韓人”之稱;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認可朝鮮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佈建制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韓”進入國號,朝鮮半島1910年被日本帝國合併之前的最後一個國號就是韓國。'han'這個音在韓語中是有“一”的意思,因此,感覺移動到韓·朝鮮人或朝鮮·韓人也好。--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1:01 (UTC)
- 中国的《世界民族》期刊的行文规范和体例里规定:“国内民族名称一般使用“某某族”/“某某族人”/“某某民族”表达,国外民族通常不使用“某某族”,而应使用“某某人”/“某某族人” “某某民族”表达”。另外,《民族词典》把世界民族称为“朝鲜人”,把中国国内的民族称为“朝鲜族”;这个应该算是权威来源。在条目中应该加入About模板。--万水千山(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01:14 (UTC)
- 程序問題:可能會有大量連結需要清理,若此討論有得出什麼結論,到時候還請記得善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9日 (日) 04:13 (UTC)
- 我認為可以將「朝鮮族」移動至「朝鮮民族」,「韓民族」作重新導向;「朝鮮族」改為消歧義頁面,「韓國人」及「朝鮮人」作重新導向;至於「中國朝鮮族」則可以維持原名不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0日 (一) 01:50 (UTC)
- 我建議「朝鮮族」移至「朝鮮民族」,「朝鮮族」重新導向至「朝鮮民族」,「中國朝鮮族」移至「朝鮮族 (中國)」。--紺野夢人 2023年11月20日 (一) 02:41 (UTC)
我目前在整頓立法機關消歧義頁面,想請教一下上面那些頁面該怎麼整併比較好?預計整併為二至三頁為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3日 (一) 16:30 (UTC)
- @Ericliu1912:利比亞的“國民代表大會”的阿拉伯語名字字面上的意思是“眾議院”,該條目應該更名為“眾議院 (利比亞)”;突尼斯的國民代表大會沒有“National”字根而有“People”(peuple)字根,因此可譯作“人民代表大會 (突尼斯)”(此名現為重新導向)。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15 (UTC)
- 此外,印尼的國會名稱現在被翻譯為“人民代表会议”,我認為翻譯為“人民代表大會 (印尼)”或“人民代表大會 (印度尼西亞)”同樣合適。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18 (UTC)
- 厄瓜多爾的國民代表大會與委内瑞拉的全国代表大会同樣被稱作“Asamblea Nacional”,“National”(Nacional)字根不能解作“人民”,但兩者具體該一同稱作“全国代表大会”抑或“國民代表大會”需要衡量。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21 (UTC)
- 姑且不考慮原創研究問題,其實我也暫時沒有打算動個別條目名稱,只是想要整併消歧義頁面而已。不應該給所有中文變體都獨立出一個頁面,太過駁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23 (UTC)
- 整併消歧義頁面很難不動到歧義項的名稱。不過人民代表大會、人民议会與人民大会這三個頁面我倒是覺得可以完全不用動(說白些,就是我實在看不到有甚麽可以動的地方)。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30 (UTC)
- 姑且不考慮原創研究問題,其實我也暫時沒有打算動個別條目名稱,只是想要整併消歧義頁面而已。不應該給所有中文變體都獨立出一個頁面,太過駁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7日 (五) 03:23 (UTC)
- 很難保證各國立法機關都有通用的中譯,尤其各語言中是否能明確區別「大會」和「議會」、「人民」和「國民」?就算能直譯出來,讀者搜尋或編者寫條目時,也不見得知道正確的翻譯。最多只能判別是否有「代表」一詞在裡面,所以分成兩頁就夠了。--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7:03 (UTC)
將Pension fund與社會保障基金連結,我覺得不妥,因為前者與退休金相關,後者不是吧[编辑]
我是因為翻譯途中恰巧看到這狀況,因此通報。我看大家平日都忙,就等哪位有志者於日後再處理吧。晚安。--ThomasYehYeh(留言) 2023年11月14日 (二) 13:24 (UTC)
- 中文的社保就是指退休金吧。--女大⼈(留言) 2023年11月20日 (一) 10:14 (UTC)
- @ThomasYehYeh:「pension fund」應譯為「退休基金」,所以確實不甚妥當?理論上應該是建立退休基金頁面(無論是條目抑或至退休金的重新導向),然後與其連結。——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5日 (六) 13:04 (UTC)
- 謝謝。如果我有閒暇,把英文版Pension fund翻譯為中文的話,再來傷腦筋這種條目正名的事。我剛才使用Bard請它對"社會保障基金"表示看法,跟我的理解接近:可包括養老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所以,將它與Pension fund連結,我不敢說絕對不行,但確實是怪了一點。--2023年11月25日 (六) 13:17 (UTC)--ThomasYehYeh(留言) 2023年11月25日 (六) 13:17 (UTC)
- 我是覺得問題不大,頂多是把社會保障基金移動到退休基金之類的?畢竟英文版的寫法的確是都有包含。--冥王歐西里斯(留言) 2023年11月25日 (六) 23:54 (UTC)
- 美國的social security就是政府設立的退休基金,兩者一樣。PRC或其他地方這個詞是指什麼我就不知道了。--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9:56 (UTC)
整数模板的重复信息[编辑]
目前{{整数}}的效果是
{{整數|num=10}} | {{整數|num=12345}} | ||||||||||||||||||||||||||||||||||||||||||||||||||||||||||||||||||||||||||||||||||||||||||||||||||||||||||||
---|---|---|---|---|---|---|---|---|---|---|---|---|---|---|---|---|---|---|---|---|---|---|---|---|---|---|---|---|---|---|---|---|---|---|---|---|---|---|---|---|---|---|---|---|---|---|---|---|---|---|---|---|---|---|---|---|---|---|---|---|---|---|---|---|---|---|---|---|---|---|---|---|---|---|---|---|---|---|---|---|---|---|---|---|---|---|---|---|---|---|---|---|---|---|---|---|---|---|---|---|---|---|---|---|---|---|---|---|---|
|
|
可以看到,“数字”“名称”“值”两项与标题完全相同,是否需要隐藏这两项,仅在与十进制表示不同时出现(也就是命名一栏仅保留小写、大写和序数词,有别称时显示名称一项)。之前在Template_talk:整数处未能与@User:A2569875达成共识,因此在此征求社群意见。--Kunjinkao(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5:50 (UTC)
- (:)回應見下:
{{整數|num=10}} | {{整數|hide value=yes|num=10}} | ||||||||||||||||||||||||||||||||||||||||||||||||||||||||||||||||||||||||||||||||||||||||||||||||||||||||||
---|---|---|---|---|---|---|---|---|---|---|---|---|---|---|---|---|---|---|---|---|---|---|---|---|---|---|---|---|---|---|---|---|---|---|---|---|---|---|---|---|---|---|---|---|---|---|---|---|---|---|---|---|---|---|---|---|---|---|---|---|---|---|---|---|---|---|---|---|---|---|---|---|---|---|---|---|---|---|---|---|---|---|---|---|---|---|---|---|---|---|---|---|---|---|---|---|---|---|---|---|---|---|---|---|---|---|---|
|
|
- (:)回應:我无意修改{{Infobox number}}现有的功能,但我确实明白想要去除这两项需要修改{{Infobox number}}。我的意见是允许{{Infobox number}}隐藏这重复两项(不是删除),因此不影响{{Infobox number}}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目前这个现象出现于大量整数条目中,逐个修改不现实,而且“数字”一项不能隐藏。
- 修改之后的效果应当是这样:
{{整数|num=10}} | {{整数|num=20|name=20<br/>廿}} | ||||||||||||||
---|---|---|---|---|---|---|---|---|---|---|---|---|---|---|---|
|
|
--Kunjinkao(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6:15 (UTC)
- @Kunjinkao:並不需要修改{{Infobox number}}。修改{{整數}}就好了(從{{整數}}端傳空參數給{{Infobox number}},該欄位自然會因Infobox特性而消失),但現在問題就在於{{整數}}的保護級別是WP:模板保護,根據《保護方針》,你必須先取得社群共識。但是我依然還是(-)反对在{{整數}}模板全面隱藏名稱,理由不再贅述。--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11月19日 (日) 00:24 (UTC)
- (:)回應「允许{{Infobox number}}隐藏这重复两项」(~)補充我覺得您可能誤解infobox的運作了。Infobox沒有「隱藏」的這種功能。任何參數你僅需要留白、不輸入infobox就不會把他顯示出來。因此不存在「允许{{Infobox number}}隐藏这重复两项」這種奇怪的要求。無須「允許隱藏」你只需要「不輸入」或「輸入空白」方能有效。但是我還是要重申,我反對{{整數}}模板預設不顯示該參數的設定。--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11月19日 (日) 06:04 (UTC)
- 我的意思是用
data**={{#if:{{{no number}}}||{{{number|}}}
这样的代码达到隐藏的目的,不过你已经用另一种方法实现了,所以现在已经变成是否需要在infobox里再重复显示“数字”和“值”两项的问题了,这点确实需要寻求共识。--Kunjinkao(留言) 2023年11月19日 (日) 08:13 (UTC) - ( π )题外话话说
{{整数}}
和{{Infobox number|is integer=yes}}
的定位是不是重复了,在我看起来是在{{整数}}
里把所有东西算好后逐个传递给{{Infobox number|is integer=yes}}
(然后再抄一遍给{{Infobox number/box|is integer=yes}}
)。那些自动算大小写、二进制的能不能直接写到{{Infobox number}}
里。现在你要加一项功能要改三个地方囧rz……
- 顺便一提,en:Template:Infobox number就是整数(特指)信息框,en:Template: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负责非整数,但中维{{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重定向到了{{Infobox number}},所以我们这边要不要考虑一下拆开--Kunjinkao(留言) 2023年11月19日 (日) 08:26 (UTC)
- 中文維基的Template:Infobox number本來就是承攬所有數字無論整數還是非整數的所有數字之資訊框啊,{{整數}}才是專責整數的,所以根本不用拆吧,你自己看中文維基的Template:Infobox number的例子「e = 2.7182818...」明顯本身就已經是{{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了啊,當然是把{{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重定向到Template:Infobox number啊。 另外英文維基的en:Template:Infobox number做甚麼功能跟中文維基無關好嗎,只是同名模板被維基數據連接了而已。再次重申中文維基的Template:Infobox number是承攬所有數字包括但不限於小數、分數、正數、負數、有理數、無理數、超越數、虛數、實數、複數等的「所有數字」,而中文維基的{{整數}}就只負責整數、高斯整數而已(
見條目《2i》2i曾經用過{{整數}}模板,但會爆炸),根本沒有拆分必要,且既然Template:Infobox number是承攬所有數字,把{{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重定向到Template:Infobox number未見任何不妥。英文維基不是中文維基的上級,英文維基怎麼做都跟中文維基無關,我們沒有必要跟著他們做。另外,因為中文維基的Template:Infobox number是承攬所有數字,所以當時在設計的時候就易經考慮了所有的en:Template: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參數了,Template:Infobox number完全相容en:Template: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所有的參數,未見拆分必要,謝謝。--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11月19日 (日) 08:53 (UTC)
- 中文維基的Template:Infobox number本來就是承攬所有數字無論整數還是非整數的所有數字之資訊框啊,{{整數}}才是專責整數的,所以根本不用拆吧,你自己看中文維基的Template:Infobox number的例子「e = 2.7182818...」明顯本身就已經是{{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了啊,當然是把{{Infobox non-integer number}}重定向到Template:Infobox number啊。 另外英文維基的en:Template:Infobox number做甚麼功能跟中文維基無關好嗎,只是同名模板被維基數據連接了而已。再次重申中文維基的Template:Infobox number是承攬所有數字包括但不限於小數、分數、正數、負數、有理數、無理數、超越數、虛數、實數、複數等的「所有數字」,而中文維基的{{整數}}就只負責整數、高斯整數而已(
- 我的意思是用
- 我認為如果該數字就是「值」,那同時列出重複的「數字」和「值」是不合理的,畢竟維基百科是給一般人看的。我覺得可以設置一個邏輯機制,偵測該數字是否「值」(也就是該數字是否僅由阿拉伯數字與小數點組成,比如141是「值」而e不是「值」),如是,則is integer參數自動填入yes。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20日 (一) 23:22 (UTC)
- 事实上,能调用{{整数}}的条目都是可以直接用值来表示的整数,非整数和超大整数(例如古戈尔)调用的是{{Infobox number}},因此并不需要探测,{{整数}}调用{{Infobox number}}时设置is integer=yes就可以了(其实就是现在的做法)。
- 争论的点在于,调用{{整数}}的条目(Special:链入页面/Template:整数)都满足“数字”和“值”是重复的条件,而且都和标题重复,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要以修改模板的方式统一不显示。--Kunjinkao(留言) 2023年11月22日 (三) 13:27 (UTC)
- 標題不是數字的頁面調用{{整數}}反而不會顯示「值」,例如User:Encore007/計畫5/案例9、User:J7729/條目/0001、User:ZEdzEd3168/沙盒/996。--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11月22日 (三) 13:53 (UTC)
- 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有一個方案:如果該數字就是「值」,且該條目的標題就是數字,代表「數字」一欄顯示的內容就是條目的標題,也是值。所以這種情況下「數字」一欄的資訊讀者已經從標題認識到了(畢竟條目主題是數字,讀者應該能意識到),所以應隱藏「數字」一欄,顯示「值」一欄。另一方面,如果數字(條目標題)不是「值」,那還是建議「數字」一欄和「值」一欄都顯示。您也給出了統計資訊,大部分條目都滿足「條目標題」就是「數字」,所以預設應該是顯示「值」一欄、隱藏「數字」一欄;如該數字有「別名」以「名稱」一欄處理,其餘罕見情況透過參數手動指定。--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11月23日 (四) 10:58 (UTC)
- 不用那么麻烦。标题就是数字的情况就不说了,如果标题不是(可用于计算的)数字,为了能够自动计算还是需要传入num参数,最后数字和值还是一样,标题去到“名称”一栏。我十分怀疑是否真有这样的整数,其名称知名度足以代替十进制表示作为标题,之前举例的144,000,我个人觉得移动到144000或许更合适。现在的做法有些过度工程化了,不如KISS原则一切从简。
- 如果您还是坚持保留“值”的话,不如显示成十进制,至少不是红链。--Kunjinkao(留言) 2023年11月23日 (四) 12:18 (UTC)
留意到@Rastinition君以「非列表性質條目不收錄嘉賓」為由將綜藝節目《隨懿深度行》內容中的每集嘉賓人名刪除。希望就此澄清及討論以下兩方面:
- Wikipedia:娛樂產業內容相關共識指的是藝人的個人條目不羅列擔任飛行嘉賓(非固定班底)的節目,並沒有說節目條目不列出嘉賓,且《隨懿深度行》的各集嘉賓均有來源可証。
- 藉此可檢討一下對嘉賓(及其是否瑣碎)的劃分是否應該有更多種程度。@:LuciferianThomas君當初草擬此共識的精神(見WikiProject_talk:歌手和演员#重新明確藝人參與節目列表共識):「歌手或通告藝人可能會透過大量參與節目而獲取曝光。很多情況下都未必能有參與節目本身的影片以外的多條可靠來源支持,且並不對於有關人物構成足夠的影響或重要性從而被寫進條目中。」此節目的嘉賓在簡單的定義上確是屬於非固定班底,然而,節目只有四集,每集更只有一位嘉賓,嘉賓合共就只有四人,四名嘉賓均和主持一樣需特意從香港遠赴馬來西亞拍攝,來源方面更是每集都有強調誰是嘉賓的來源,這情況跟「透過大量參與節目而獲取曝光。很多情況下都未必能有參與節目本身的影片以外的多條可靠來源支持」的程度相去甚遠,對於藝人本身算不算「構成足夠的影響或重要性」未可知,但對於這節目一定「構成足夠的影響或重要性」。--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11月21日 (二) 10:40 (UTC)
- @Factrecordor
- 問題分成
- 對共識內容的理解是否錯誤
- 共識內容是否需要修改
- 如果是第1項,理解的內容更正後依照更正狀況執行,因為我不是共識產出的參與人員,解釋或釐清不能由我執行。如果是第2項,依照調整後的結果執行。--Rastinition(留言) 2023年11月21日 (二) 11:05 (UTC)
- @YFdyh000、AT、Benevolen、CaryCheng、Ghren、Stevencocoboy、Elmond、Ckh3111、CyrussKK1230、Tw drama、Wongan4614、Wpcpey、Will629、Nickice、Sammypan、夢一長:--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11月21日 (二) 11:08 (UTC)
- @Factrecordor 標記全
域站禁制的Wpcpey沒有意義。- ( π )题外话標記我不會收到提醒。
- (~)補充2023年11月21日 (二) 11:05 (UTC)的文字。如果是我理解錯誤,後續的處置會照已經理解的狀況處理。
- --Rastinition(留言) 2023年11月21日 (二) 11:13 (UTC)
- 理解,有待釐清。--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11月21日 (二) 11:58 (UTC)
- 我强调一遍,Wpcpey没有被全域禁制,你不要乱说。--MilkyDefer 2023年11月22日 (三) 10:08 (UTC)
- 輸入的文字錯誤,改成站。--Rastinition(留言) 2023年11月22日 (三) 10:17 (UTC)
- @Factrecordor 標記全
- 我认为第一点理解是对的:个人条目不列曾担任嘉宾的节目,而作为节目内容一部分的嘉宾可以根据重要性考虑列出。就这里的例子而言,节目名称是“隨懿”,明显表示嘉宾是节目的重要部分,不可能不列出。类似的例子有《跟住矛盾去旅行》。--Benevolen(留言) 2023年11月21日 (二) 23:47 (UTC)
- 我沒有看過這個節目,但如果有嘉賓兼有連結支持(某君經常強調),便可以加上,嘉賓都是節目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只因某君太悠閒,專找一個快執笠的電視台節目來改來改去,扮老大周圍警告人。Ckh3111(留言) 2023年11月22日 (三) 02:10 (UTC)
- 重看草擬共識時的討論,是從藝人個人條目及分拆的個人演出列表出發,並沒談過節目條目方面。上述幾位亦同意節目條目可列出嘉賓。還是請@LuciferianThomas君確定這點。--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11月23日 (四) 15:34 (UTC)
- 節目條目列出嘉賓按集數內容共識(WP:TVCONTENT)處理。--路西法人 2023年11月23日 (四) 15:45 (UTC)
- @Rastinition此共識只要求提供來源佐証。故可按此恢復相關內容。--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14:58 (UTC)
- @Factrecordor
總結用近似WP:BLP的標準嚴格執行WP:列明來源(如果是以我的認知我會這樣總結我目前的理解)--Rastinition(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21:41 (UTC)
- (+)支持:對於R君的見解予以贊同。Stevencocoboy 2023年11月28日 (二) 08:19 (UTC)
- @Factrecordor
- @Rastinition此共識只要求提供來源佐証。故可按此恢復相關內容。--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14:58 (UTC)
- 節目條目列出嘉賓按集數內容共識(WP:TVCONTENT)處理。--路西法人 2023年11月23日 (四) 15:45 (UTC)
我是很肯定這模板的功能,但是一定要放在正文占版面嗎?就不能放在<ref></ref>裡面?---2001:B011:8000:F9D0:5180:1320:7332:4582(留言) 2023年11月22日 (三) 15:17 (UTC)
- 建议避免正文放外部链接。--YFdyh000(留言) 2023年11月22日 (三) 15:27 (UTC)
- 感觉好多都是机器人塞进去的,应该检查一下机器人。-- ⚞︎★⚟︎ 2023年11月24日 (五) 04:39 (UTC)
- 會讓{{Wayback}}出現在正文(編輯差異、歷史版本),是如YFdyh000所述,代表該條目的編者把外部連結放在正文,幹嘛檢查機器人,又不是機器人出現問題。--寒吉(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11:54 (UTC)
- 外链一般不会放正文吧?(应该是编者的问题)(不清楚有没有方法找出所有正文有外链的页面)--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3年11月24日 (五) 18:14 (UTC)
- 地球娛樂室#衍伸節目及花絮的影音欄位,這樣子。不只這個--2001:B011:8000:F9D0:5180:1320:7332:4582(留言) 2023年11月25日 (六) 12:10 (UTC)
- 會讓{{Wayback}}出現在正文(編輯差異、歷史版本),是如YFdyh000所述,代表該條目的編者把外部連結放在正文,幹嘛檢查機器人,又不是機器人出現問題。--寒吉(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11:54 (UTC)
越南足球联赛译名问题[编辑]
孔子世家五凝堂世系图放入女性?(徵求意見)[编辑]
根據台北國家圖書館收藏的2009年本《孔子世家谱》,我今年稍早在孔子世家五凝堂世系图加進了一些1935年沒有的內容。不過我對自己加的內容有疑慮,其實有省略了一些內容;不過似乎沒有其他人能討論,所以放上來希望能多點能見度,希望能得到一些回饋做為參考。
- 1935年只有收錄孔子男性後代,而2009年本男女都有。那麼女性是否可加入Tree chart模板?如果要放入,是否需要、又如何標示為女性?(族譜原文中,若為女性,會有一個㊛標示)
- 目前我放進模板的,其實標準不一。有些看來年紀很大,卻沒記載家庭後代狀況的,我就沒列入;或者(據載到2009年為止)只有女兒的,為求簡便我也省略。
- 從母姓者有人入譜,不過我也沒寫;例如有江蘇徐州人孔佑博,父王志軍、母孔垂宇。像這種情況,是否生父生母都要寫?一般女性只記載到本人及配偶為止,隨父姓子女不會記載。
- 夭折但是有入譜的人,無論男女,是否要寫?
- 一個人可能會有兩個名字,例如「垂嶼又名吉娜」、「垂昶又名昶」、「佑綺又名襄雲」,是否只記載譜名,還是「又名」(可能就是本名)也一起列出?
——George6VI(留言) 2023年11月24日 (五) 08:35 (UTC)
- 就您說的第一點,我認為按照中國族譜的性質,確實值得特別標示女性(相較於男性)。可以用註釋,也可以用顏色等方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4日 (五) 15:33 (UTC)
- 維基百科不是家譜,沒有加入近現代大量明顯無關注度的人士的必要。--🎋竹生🎍 2023年11月25日 (六) 03:31 (UTC)
- 那去提刪Category:世系图底下的條目,這些條目也有出現非藍字連結人物。--寒吉(留言) 2023年11月25日 (六) 10:44 (UTC)
- 「沒有加入近現代大量明顯無關注度的人士的必要」,同時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竹生🎍 2023年11月25日 (六) 14:18 (UTC)
- 同竹生。孔子世家的家譜往往收錄人物特別詳細,除非其支系確實特別顯赫,否則不應收錄。--Ghren🐦🕕 2023年11月26日 (日) 10:32 (UTC)
- (▲)同上。--SheltonMartin留言|签名 2023年12月1日 (五) 03:20 (UTC)
- 那去提刪Category:世系图底下的條目,這些條目也有出現非藍字連結人物。--寒吉(留言) 2023年11月25日 (六) 10:44 (UTC)
數個小格局主題改革成一個大格局主題[编辑]
上次討論,在背景知識不對稱、論述散見於對話的窘境下流產。這次將論點精粹後再次提出。
主題背景:統一時代百貨(公司名:統一百華)是連鎖百貨公司,原名「統一阪急百貨」。2007年在高雄開幕第一間門市(統一時代百貨高雄店),2010年在臺北開幕第二間(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高雄店自開幕即與統一夢時代共同發展,2013年經營權轉交夢時代的公司。2016年百貨商標方更為現名。(參考文獻:這篇報導)幾個月前,公司管理階層宣布有一新店即將開幕。
條目史:目前2篇條目(高雄店、台北店)+消歧義頁的格局始於2016年。高雄店頁原名「統一阪急百貨」,記錄著整個連鎖百貨的資訊(Special:Permalink/39217108),創頁於2007年。台北店頁原名「統一時代百貨」,2016年創頁,時間點正值品牌改名。當時管理員Iokseng的處理,將兩頁改為現名,並改變條目主題,從而造就今天一店一頁的格局(Special:Diff/39251483、Special:Diff/39251799)。
訴求:整併條目,留下一篇以連鎖店體系(store chain)為主題的條目。目前兩店條目內容貧乏甚至漏洞百出,其所有資訊一頁足以輕易涵蓋。這也是在解決主題不明的困境,以方便其他使用者進行編輯(目前台北店頁紀錄有新店即將開幕的資訊,那此頁主題究竟該是單間門市,還是一個連鎖店體系?)。連鎖百貨公司條目,如新光三越百貨、梅西百貨,皆是一篇條目以「連鎖店體系」為主題;除非特定門市有獨立的關注度,才會額外設置獨立條目(如Macy's Herald Square)。除了合乎典範,「體系/法人本位」模式還能夠納入潛在更深入的面向(如:企業治理),並更能應付展店的情境——這些都是目前的「門市本位」模式所無法勝任的。
另外,造成疑惑的可能性其實低:在沒有講明下,「統一時代百貨」即指台北店,畢竟高雄店早已是夢時代一部份,不是獨立的個體——官方網站標題採取此邏輯,Google搜尋結果亦能夠佐證此觀察。在商業體的意義下,「統一時代百貨」指涉對象無庸置疑;唯有在地點的意義下,才有必要講明「台北店」抑或「高雄店」。還有個觀念必須釐清:連鎖店體系的歷史,不會因門市的更動而縮短。
所求方案:
- 步驟一:移動「統一時代百貨高雄店」至「統一時代百貨」。
- 步驟二:「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改為重新導向,其資訊匯入「統一時代百貨」。
- 步驟三:僅剩之「統一時代百貨」重新整理,主題定為連鎖百貨/公司法人體(參考我先前之嘗試:Special:PermanentLink/69376332)。
選擇高雄店頁為移動對象,因為它擁有最悠久且豐富的編輯歷史,也為求忠於編輯歷程的脈絡(回歸原位)。移動在此僅是技術性的步驟,高雄店經營權轉移之事實在此非攸關,況且此事還是可以在內文特別呈現。在此僅請求管理員進行移動,其餘的工程我會自己進行。
以上是先前論點之整理及潤飾,歡迎提出任何疑惑之處以及其他想法,也懇請@Willy1018、@Milkypine、@YFdyh000、@Ericliu1912再度參與對話,誠心希望改革能夠成功。--Seanetienne(留言) 2023年11月25日 (六) 18:08 (UTC)
- 既然你們沒有任何建設性的言論,我就不客氣囉。Seanetienne(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09:47 (UTC)
infobox russian xxx[编辑]
@Yelets:你好,想問一下infobox裏面的模板數據可以改嗎,現在裏面的文字還是英語,根本就是從英維原封不動搬過來(例如:阿金斯科耶)--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留言) 2023年11月26日 (日) 16:23 (UTC)
- 当然欢迎翻译。--Yelets🌲 2023年11月26日 (日) 20:07 (UTC)
- 我目前還不會改,你知道有什麽辦法嗎,好像還蠻複雜的...--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留言) 2023年11月27日 (一) 04:17 (UTC)
- 您是要改什麼?如果是模板自帶參數,那可以幫忙一併調整,但如果是編者自己填寫的參數,那就只能逐一修改了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7日 (一) 08:36 (UTC)
- 自帶的,還有在布羅克斯本站infobox裏面的轉乘數有辦法可以從百萬變成萬嗎?這恐怕也要修改t:Infobox London station。--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留言) 2023年11月27日 (一) 16:54 (UTC)
- 如果可以幫忙修改的話就太感謝你了,在下小弟對模板編輯這些東西還是不太會。--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留言) 2023年11月27日 (一) 16:58 (UTC)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8日 (二) 07:54 (UTC)
- 注意到@PoisonHK调整了单位及正在转换许多条目。担心维护质量和未来的数据迁移(源码复制)问题。日文维基也是维持百万人。参数设计问题。与其这样转换,不如中文模板新增一个参数,并用模板自动计算(换算)之前的参数名。--YFdyh000(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4:02 (UTC)
- @YFdyh000:好,那現在我該繼續做還是如何呢?--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4:09 (UTC)
- 我觉得可以新增后缀_10k的参数并优先使用,之前改过的改成这个参数名(如果你想回退到原样也可以),没有这个参数名的用原有参数+计算模板来转成万人。--YFdyh000(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5:40 (UTC)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30日 (四) 20:24 (UTC)
- 好,我先手動回退,因爲我還有改除了單位的問題(包括内容,信息框的其他資訊),之後可以再討論單位的這些問題。--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10:35 (UTC)
建議先回退。我也考慮過外文翻譯問題(不少車站是這樣的)。——
- @YFdyh000:好,那現在我該繼續做還是如何呢?--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4:09 (UTC)
就後者而言,實際上還是由使用者按單位換算自填,所以若要調整單位,還必須一併調整所有條目的具體數字(例如「3.2」百萬要手動改成「320」萬),這恐怕過於困難。—— - 注意到@PoisonHK调整了单位及正在转换许多条目。担心维护质量和未来的数据迁移(源码复制)问题。日文维基也是维持百万人。参数设计问题。与其这样转换,不如中文模板新增一个参数,并用模板自动计算(换算)之前的参数名。--YFdyh000(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4:02 (UTC)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8日 (二) 07:54 (UTC)
賈達德[编辑]
各位,我與另一維基編輯User:Mickie-Mickie對於後者在賈達德條目加入三七事件相關的內容發起討論,歡迎到Talk:賈達德參與,謝謝。--Clithering(MMXXIII) 2023年11月29日 (三) 19:12 (UTC)
原始讨论见User talk:Chilaun,起因是我将闽东民系中的邹韬奋换成了别人,现在因为观点不同已经打起了编辑战。我无意与Chilaun打编辑战,但个人认为能避免争议尽量避免争议为宜,而且Chilaun在回退我的编辑时反复给我扣帽子,说我原创研究、不读参考文献云云,所以烦请社群定夺相关争议。
我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 对于一个人该归入何地出身人士的分类,应该从他的籍贯和出生地来看,当然自我认同、移民等其他因素很重要;在邹韬奋条目中(按原来的参考文献看),他出生在永安(现隶属于福建三明市;这一点有争议,下面会说),籍贯在江西,只有短短三年(1909年—1912年)时间待在福州,显然不满足上述的条件,而且没有任何可靠来源表明他有对福州人这一身份的认同,所以我不认为他是福州人,更不应该出现在闽东民系、福州民系的条目当中;
- Chilaun要我“多读读正规参考文献”,并分两次提供了4个参考链接,然而第一次提供的两个链接[16]和[17]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网站的生平传记和百度百科,可靠性不言而喻,哪怕第一个参考文献正确,其中的内容也并不能证明他是闽东民系、福州民系人或者直接表明他对福州有身份认同;第二次提供了两个链接[18]和[19],分别来自央视和上海交大的官方网站,表明了邹韬奋出生于福州,我姑且认可来源本身可靠,但原条目里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邹韬奋传》显然比这些新闻更加可靠,我不认为这些网站的编者在发布文章时做了详细的考证,我在网络上搜到的关于邹韬奋早年的内容往往总是一笔带过,难以查证Chilaun所说的他成长于福州是“铁打的事实”,他提供的也很难说是“正规的参考文献”,出处虽说有合理之处,但文章本身自带的宣传性语调使我认为该文章的重点应当是对他的宣传而非对他生平的记载,此外,我严重怀疑Chilaun所找的参考文献带有明显的指向性,而且是为了反驳我临时找来的,甚至不愿意在条目中加入这个参考文献、并说明争议;
- Chilaun阁下在第一次回退的过程中称对于他的籍贯有“大量的讨论”,但他一直未能提供这个讨论的学术出处或是社群讨论链接,说明目前尚未达成共识表明他的出身。而且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就事论事,讨论他的出身问题,但Chilaun反复指责我搞原创研究、不读文献,对一个历史人物,带有指向性地搜索参考文献反驳我的观点,而对原有的观点视而不见,这难道不就是一种不尊重历史人物的行为吗?而且Chilaun自己在与我争论的过程中就反复地表现出自己的原创研究立场,举一些带有偷换概念的例子来驳斥我(比如陈凯歌、萨镇冰),这一点上也让我对他的观点难以苟同;
- 最后一点,作为一位编辑,Chilaun坚持己见,在争议面前拒绝回旋,还不能以合适的理由说服其他人,以“维护清理”的名义多次回退我以及其他编辑的修改(如回退Perinbaba的此次编辑)并持较为不好的态度沟通,我认为他有违反WP:OWN之嫌,甚至最开始我在他第一次回退我编辑、马上去他讨论页询问时,他长达十几天不回复我的消息,直到我再次提醒他、并过了两天后回退了他的编辑时才姗姗来迟前来回应,多少有些不尊重提意见的编辑。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有不妥烦请社群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在共识达成前我也不会再次回退上述条目以避免继续编辑战,也欢迎@Chilaun君前来发表您的观点。如果占用了您的时间,我表示抱歉,但我不希望这种“小小的”争议最终变成条目的准确性争议,用阁下的话说,历史并非非黑即白,但是此类性质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问题,请阁下明鉴。----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1月30日 (四) 09:36 (UTC)
- 這種「民系」條目原創成份本來就很重,學界研究得不多,比如說「福州民系」,整個讀秀庫只有11個結果而已,本身最多就只能寫起一個小作品之類的東西。如果爭的話,除了學者指名道姓說「某某是屬於某某民系」,其他都別寫了。--Ghren🐦🕓 2023年11月30日 (四) 09:50 (UTC)
- 其他暂不评说,提供一点资料: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的邹嘉骊(邹韬奋之女)编《邹韬奋年谱长编》中提到:“1900年(6岁) 父亲(注:指邹韬奋之父)去福州任候补,全家迁往。”然后未再有移动说明。到1908年:“祖父(注:指邹韬奋祖父)在江西余江老家病逝...邹韬奋随父亲同去余江奔丧...并在老家居住四个月。”然后是1909年再言其到福州,直到1912年邹赴上海读书止。如果照这样看,可能也不能说“只有三年在福州”?当然这不意味着我对邹韬奋是否属于福州人有任何定见(我很赞同您说的“应该从他的籍贯和出生地来看,当然自我认同、移民等其他因素很重要”,也确实就像Ghren阁下所言,这种事情不容易定论),只是提供资料以供各位推敲,未知是否有其他资料与此冲突或有另说?--银色雪莉(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0:06 (UTC)
- 当初Chilaun将大量人物和照片放到福州民系、闽北民系之类的条目中时就存在过问题,比如这次编辑,他把阮英平等属于闽东的人物加入了闽北民系页面,说明他编辑条目中存在原创研究的情况。理论上我也认同Ghren阁下“其他的都别写了”这句话,但就事论事的话,我还是强调一点,这种归属地争议的问题如果太大就不应该出现在民系条目的首页。按照银色雪莉君提供的参考来看,邹韬奋确实在福州应该待过更久,但他出生于永安的事情应该更可信了,总不能不相信他女儿的话吧?而且Chilaun的观点是“成长在福州、世界观塑造在福州”,所以“是福州人”,这句话本身似乎就有问题。----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1月30日 (四) 10:25 (UTC)
- 基于您的回复,在下再补充些资料:1、关于出生地,《年谱》是以“生于福建省永安县,祖籍江西省余江县沙塘村”为主要表述的。此外还附列了两种说法,作为备考:一种是由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地方志部门方面的资料,称邹祖籍应在福建连城;另一种则是由邹嘉骊二嫂引述邹韬奋之妹称记忆中邹出生在福建闽侯。(注:我个人对永安没有太多疑虑,这毕竟是《年谱》的主要持论;不过为了资料完整,一并列出)2、也是据《年谱》,邹韬奋发蒙,受塾等都是在移居福州之后的,我不敢下“世界观塑造在福州”这种定论,不过“长于福州”应该还是可以说,毕竟六岁到十八岁,也不短了。至于说“是不是福州人”,诸位接着推敲,我还是不想介入民系的划分这种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问题233。--银色雪莉(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0:55 (UTC)
- 一,江西余江是邹韬奋的祖籍地而非籍贯,祖籍定义即祖先来源地,那至少得是移民了好几代才能形成之概念,故无参考意义。既已排除,只余以下两点可供讨论:第一点,出生地,此各方资料互有冲突,福州和三明两种说法都是存在的;第二点,成长地,此各方资料均显示邹自幼在福州长大,成年以前大部分时间在福州生活而非三明,绝不是FradonStar所言“只在福州待了短短三年”。凭此两点即可将邹韬奋界定为“闽东人”/“福州人”,或至少在分类里以“福州人”和“三明人”两栏同列。
- 二,你既说要尊重历史人物,那就不要去随意揣摩历史人物们如何想、认同的身份到底在哪里,这都不是能靠今人来猜的。既非生活在那个时代并认识他的人,那就得有佐证,比如能找到往生者的自述:我更喜欢某地/某地的人,我不喜欢某地/某地的人,诸如此类。既无这些佐证,便只能从现有资料里翻,由正儿八经史学家去做研究,让普通读者们自行作是非判断。我们没有权利替往生者说话,更没有权利代读者们思考。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资料尽可能中立地铺陈开来交给读者,而非凭着自身喜好去遮遮掩掩,这那各种不分对错地删。所以我反对FradonStar以理科式的思维来解读历史人物,很多历史人物的复杂身世就注定了其具有多地/多族群归属的特征。你比如说朱熹,祖籍江西婺源,生于福建三明,成长于福建南平,你说他到底属于哪里人?我认为三个都放上去不挺好么,又不是解数学题,何必搞得非黑即白、非我即他呢?
- 三,至于回复慢的情况,这我承认。不好意思,我只是个业余维基人,“编辑”这词儿真不敢当。现实里手头工作确实忙,失礼了。--Chilaun(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1:35 (UTC)
- @Chilaun:我收回自己前面说的“他在福州待了短短三年”这句话。首先,按照籍贯在维基百科中的定义,应当指的是“父亲或祖父的长居地”,他的祖父病逝于余江,邹韬奋随父亲回家乡祭祖,这难道不能说明他的祖父长居余江吗?我并没有像您说的那样“揣摩”任何历史人物的想法呀,我的观点是“没有证据证明他有福州人的自我认同,也没有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他是福州人”,那硬要把福州人名号安在他头上的阁下是不是在揣摩他的想法,认为他在福州塑造了世界观,所以认同自己的福州人身份呢?另外,关于朱熹的问题,我的观点和之前一样,他应该是婺源人+三明尤溪人,并非南平人,您可以看看朱熹条目的分类是不是这么写的。您说“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资料尽可能中立地铺陈开来交给读者,而非凭着自身喜好去遮遮掩掩,这那各种不分对错地删”,那请问我遮掩了他的什么历史,发表了什么不中立的观点,删了什么内容您认为是不分对错的?最后,我再重申一次,我并不奢求您改变观点,但这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不应该出现在闽东民系、福州民系条目的顶端,阁下在不经讨论或讨论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多次回退他人的编辑,是WP:OWN原文当中“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断回退被不同编者视为有理由的编辑,以维持自己认可的版本”的行为,望阁下理解。----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1月30日 (四) 11:59 (UTC)
- “没有证据证明他有福州人的自我认同” 这不正是你在随意揣摩历史人物的想法么? 好,即便依你这种思路走,又有几个历史人物能真被你揣摩出心思来你说?那接下来每个民系、民族资料页都能给删掉一大半了不是。“也没有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他是福州人” 你确定?道理已讲很多遍了,邹韬奋他就是在福州长大成人的,甚至可能在福州出生的,大可划为闽东民系、福州民系,有理有据,就这么点事,有什么争议性可言的?比如原籍扬州的吴三桂,出生长大在辽宁,他父亲吴襄也住辽宁,他就可以算是辽宁人,很难理解吗,还是你有什么诀窍可以坐得时光机穿越回去问一句他:你愿做东北人还是南方人?--Chilaun(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3:59 (UTC)
- 您要固执己见坚持给我扣帽子我也没有办法,我判断历史依靠的是事实与证据,从来没有揣摩任何人的想法,而阁下说的,我听着像您在自我介绍[開玩笑的],用您自己的话说,遮掩历史(专门找对您自己有利的证据)、发表不中立观点、不分对错的删除(其他编者的)内容,这三件事您自己都做了,怎么就不愿意承认呢?我不想再和您争论这些无聊的问题了,我现在只想请社群出面下个定论,不论结果如何我都可以接受,以上。----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1月30日 (四) 14:47 (UTC)
- 哟,这就原形毕露了啊,一张嘴就P某人P那人,明着要报私仇乎? 还是拉帮结派呢? 难不成猴年马月的阮登炳事件还铭记于心?你看这都过了多久了,我当时把他归为“闽北人”只是无心之过好吧。你想想,我事后都改回来了也没再去动,纠缠于此至今,何必呢?我承认,对你宁德市的情况了解程度绝对远远不及于你,毕竟我只在那里短居过,且当地虽称闽东地界,但在住人口相对于福州十邑而言并不那么纯粹,也有不少闽北人、吴越人、畲族,等等各种语言、文化错综复杂的群体。--Chilaun(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10:22 (UTC)
- 不好意思打错字,是阮英平,不是阮登炳--Chilaun(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11:06 (UTC)
- 我对提起这件事表示抱歉,但我不接受您对我的其他指控,我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想换掉有争议的内容,当初Bootororeewai搞破坏的时候,我一直是支持您的,那个时候阮英平事件可是早就发生了。我在维基百科上从来不站队(以前年轻不懂事的时候或许有过,那也是我的问题),也绝不会公报私仇,请您看清楚,本来纠错、去除争议就是编辑的职责范围所在,您认为没有争议的东西不代表别人也这么认为,那既然有争议,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达成一个无争议的共识,而不是固执己见还争夺对条目的所有权。如果其他人的编辑您认为不满意都要打上维护清理的标签回退之,那我建议维基百科像百度百科一样设置个审查员算了,您一定是个称职的审查员。[開玩笑的]----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2月1日 (五) 16:21 (UTC)
- 哟,这就原形毕露了啊,一张嘴就P某人P那人,明着要报私仇乎? 还是拉帮结派呢? 难不成猴年马月的阮登炳事件还铭记于心?你看这都过了多久了,我当时把他归为“闽北人”只是无心之过好吧。你想想,我事后都改回来了也没再去动,纠缠于此至今,何必呢?我承认,对你宁德市的情况了解程度绝对远远不及于你,毕竟我只在那里短居过,且当地虽称闽东地界,但在住人口相对于福州十邑而言并不那么纯粹,也有不少闽北人、吴越人、畲族,等等各种语言、文化错综复杂的群体。--Chilaun(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10:22 (UTC)
- 您要固执己见坚持给我扣帽子我也没有办法,我判断历史依靠的是事实与证据,从来没有揣摩任何人的想法,而阁下说的,我听着像您在自我介绍[開玩笑的],用您自己的话说,遮掩历史(专门找对您自己有利的证据)、发表不中立观点、不分对错的删除(其他编者的)内容,这三件事您自己都做了,怎么就不愿意承认呢?我不想再和您争论这些无聊的问题了,我现在只想请社群出面下个定论,不论结果如何我都可以接受,以上。----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1月30日 (四) 14:47 (UTC)
- “没有证据证明他有福州人的自我认同” 这不正是你在随意揣摩历史人物的想法么? 好,即便依你这种思路走,又有几个历史人物能真被你揣摩出心思来你说?那接下来每个民系、民族资料页都能给删掉一大半了不是。“也没有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他是福州人” 你确定?道理已讲很多遍了,邹韬奋他就是在福州长大成人的,甚至可能在福州出生的,大可划为闽东民系、福州民系,有理有据,就这么点事,有什么争议性可言的?比如原籍扬州的吴三桂,出生长大在辽宁,他父亲吴襄也住辽宁,他就可以算是辽宁人,很难理解吗,还是你有什么诀窍可以坐得时光机穿越回去问一句他:你愿做东北人还是南方人?--Chilaun(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3:59 (UTC)
- 民系,也就是次民族,講的是血緣、文化、語言等一系列的認同。一個人從長沙來到廣州,他可以是長沙人,他也可以是廣州人。寫他是哪裏人,就依可靠來源和他自己的個人認同就好。但如果談的是民系,當他又不會講廣東話,又不了解嶺南文化,血緣又不是廣府的,即使他在廣州住了多久也好,將他算作廣府民系是沒有道理的。--Ghren🐦🕐 2023年12月1日 (五) 05:14 (UTC)
- 同意这一说法,我们讨论的主题邹韬奋没有可靠资料证明他对福州有认同、了解多少福州的知识,所以不应算作闽东/福州民系的成员,而有参考认为他出生于福州,且基本上可以认为他成长于福州,所以他本人条目的分类可以有Category:福州人。请Chilaun不要随意揣摩历史人物的想法,特别是自我认同方面,谢谢。----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2月1日 (五) 05:39 (UTC)
- 言归正传。
- 第一,邹韬奋自幼成长于福州,直到基本成年,那就不可能不了解福州。再以我为例吧,我原籍是福州的,但幼时长年北京 - 福州,两地往返居住,青年时代又分别于海外两国长居,前仨地方我都挺喜欢,我完全可以自由切换福州和北京两种普语口音(虽然肯定没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讲得正宗)。我不相信一个正常人在一地方长大,会不了解这地方的风土民情,会对这地方一点感情没有,反而会去认同几乎没怎么待过的所谓“祖籍地”?这基本是反常识的。 比如我,同很多福州家族一样,祖谱里号称我族某某代来自北方某地,我也去过那边旅游,可我就是对那地方以及那地方的人没任何感情、提不起任何兴趣,我更喜欢我长住过的地方,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 第二,探讨历史人物,或者说已往生者,是不能用今人的想象来进行猜测的,必须得有实在的佐证。“族群认同/地域认同感”这个勉强可以是考虑因素之一,但基本仅适用于还活着的人。当然,往生者如留存有附含相关文字描述的资料(比如明确写 我更喜欢某某地、我更认同某地的人之类的),那便例外,不过这种情况属于极为罕见的了。
- 第三,你一直想把邹韬奋由首页替换的那位马立峰,说实话,我问身边儿人,可没一个听说过,而邹韬奋基本无人不知,你说你这种替换合适么?邹韬奋生于福州、长于福州,且被我们福州/闽东地区族群广泛接受,这就足够了,你看邹韬奋在民系首页上挂了那许久,也没福州人去动过删过,这还不能说明他被接受的程度吗?要知道,在国外,特别是欧美日,福州十邑可是最为庞大的华人群体之一; 再者说了,你又有何证据证明马立峰对于福州或者闽东地区/族群特了解、特认同,说着一口倍儿溜的闽东方言,有证据吗?没有的话你的替换条件也不存在啊。--Chilaun(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10:45 (UTC)
- @Chilaun:您一直秉持“探讨历史人物,或者说已往生者,是不能用今人的想象来进行猜测的,必须得有实在的佐证。”的观点,但是您自己又说“我不相信一个正常人在一地方长大,会不了解这地方的风土民情,会对这地方一点感情没有,反而会去认同几乎没怎么待过的所谓‘祖籍地’?这基本是反常识的。 比如我......”这不是您在用自己的经历揣测他想法的说法么?既然“必须得有实在的佐证”,那不是恰恰证明了我“没有证据证明他有福州人的自我认同”这句话是对的吗?您以自身为例,那您能代表历史人物当时的想法吗?您何以用自己的经历推己及人,这难道不是您自己说的“是不能用今人的想象来进行猜测的”吗?那我作为一个在福州长大接受教育的宁德人,以后还可能长期在福州生活,我就是不认同自己是福州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想法,那我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反驳您的观点?到时候您又要说我“揣摩历史人物的想法”了吧(笑),所以举例子类比有何意义?
- 您把邹韬奋挂在闽东民系首页这么久,我作为身在福州的编辑,我不就提出质疑了么?您给他添加福州人的条目分类的时候,Perinbaba不就提出质疑,认为您添加的分类是原创研究了么?不是照样被您回退了么?马立峰在闽东地区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而且他生于福安长于福安,如果没有闽东方言的功底,他何以在闽东发动农民建立中共的根据地和苏区?我说这些只是为了针对您的质疑做出的合理解释,您说了这么多话,表达的目的不就只有一个,就是不愿意让别人修改您的编辑,您的编辑就是“不能动的权威”,对吧?搞了半天阁下是因为邹韬奋很有名才不愿意换成马立峰的吗?要不然换上一个没有编辑争议的人物,您为什么还要提出质疑呢?本来换成谁就不重要,我承认马立峰在闽东以外的知名度不高,那我在福州民系中将邹韬奋换成庐隐为什么又不行?她的知名度与福州成分足够高了吧?不是照样被您替换了?我本来替换邹韬奋的目的就是他的生平有争议,福州那么大名人那么多,怎么就缺他一个呢?
- 条目有争议就尽量避免争议,维基百科不是您一个人的一言堂,特别是您以“维护清理”来回退我的编辑时,我只能用WP:OWN来解释您的行为(虽然我说了这么久您或许还没点开这个链接好好看看里面说的内容是什么),我想请您保持对其他编辑的一个基本的尊重,我和其他编辑也发生过争议,不论双方达成共识也好,第三方出面定论也好,大家总归是遵守维基百科的基本方针的,您既然在维基百科做出了贡献,自然也应当遵守方针,我想您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了。
- 最后说一句,您作为一个长期以来维护闽民系一类条目的编辑,所做的许多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您当初来找我一起对付那三个不知何处来的破坏者时,我一直是很支持您的,我也很感激您的努力,但是,维基百科的共同进步依靠的是大家的努力,当有人质疑我的编辑时,我会尽量避免争议去改正,这3年多的成长也离不开维基百科诸君的协作与支持,望与君共勉。在我个人看来,您的说法带有诡辩的意味,您的逻辑体系从始至终都在自相矛盾,而且从来没办法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观念,所以我也不想继续浪费您的时间吵下去了,我不希望改变您的看法,我只希望把两民系的条目中带有邹韬奋的图片去掉,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哪怕您自己动手换都行,让条目少点争议就好。----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2月1日 (五) 15:49 (UTC)
- 首先,在下支持FradonStar的看法。同時在下的看法是:如果有更多的資料佐證(如當時他本人的中華民國的身份證)上是怎麼記載的,或者是根據他們家族的子孫後代的口述他們的長輩。在下覺得這樣的可信度會更高。在目前沒有其它更精準的官方資料以前。在下是不建議將一個具有出生地域爭議的內容放在其內容,謝謝!--SakuraYuki-233(留言) 2023年12月5日 (二) 05:09 (UTC)
- 支持FradonStar的意见,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其属于某族裔,否则我认为不应凭人生经历将其擅自划入其中。——Aggie Dewadipper 2023年12月1日 (五) 20:36 (UTC)
- 同意这一说法,我们讨论的主题邹韬奋没有可靠资料证明他对福州有认同、了解多少福州的知识,所以不应算作闽东/福州民系的成员,而有参考认为他出生于福州,且基本上可以认为他成长于福州,所以他本人条目的分类可以有Category:福州人。请Chilaun不要随意揣摩历史人物的想法,特别是自我认同方面,谢谢。----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2月1日 (五) 05:39 (UTC)
- @Chilaun:我收回自己前面说的“他在福州待了短短三年”这句话。首先,按照籍贯在维基百科中的定义,应当指的是“父亲或祖父的长居地”,他的祖父病逝于余江,邹韬奋随父亲回家乡祭祖,这难道不能说明他的祖父长居余江吗?我并没有像您说的那样“揣摩”任何历史人物的想法呀,我的观点是“没有证据证明他有福州人的自我认同,也没有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他是福州人”,那硬要把福州人名号安在他头上的阁下是不是在揣摩他的想法,认为他在福州塑造了世界观,所以认同自己的福州人身份呢?另外,关于朱熹的问题,我的观点和之前一样,他应该是婺源人+三明尤溪人,并非南平人,您可以看看朱熹条目的分类是不是这么写的。您说“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资料尽可能中立地铺陈开来交给读者,而非凭着自身喜好去遮遮掩掩,这那各种不分对错地删”,那请问我遮掩了他的什么历史,发表了什么不中立的观点,删了什么内容您认为是不分对错的?最后,我再重申一次,我并不奢求您改变观点,但这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不应该出现在闽东民系、福州民系条目的顶端,阁下在不经讨论或讨论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多次回退他人的编辑,是WP:OWN原文当中“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断回退被不同编者视为有理由的编辑,以维持自己认可的版本”的行为,望阁下理解。----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1月30日 (四) 11:59 (UTC)
- 当初Chilaun将大量人物和照片放到福州民系、闽北民系之类的条目中时就存在过问题,比如这次编辑,他把阮英平等属于闽东的人物加入了闽北民系页面,说明他编辑条目中存在原创研究的情况。理论上我也认同Ghren阁下“其他的都别写了”这句话,但就事论事的话,我还是强调一点,这种归属地争议的问题如果太大就不应该出现在民系条目的首页。按照银色雪莉君提供的参考来看,邹韬奋确实在福州应该待过更久,但他出生于永安的事情应该更可信了,总不能不相信他女儿的话吧?而且Chilaun的观点是“成长在福州、世界观塑造在福州”,所以“是福州人”,这句话本身似乎就有问题。----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3年11月30日 (四) 10:25 (UTC)
请核查该分类是否有原创研究问题。->>Vocal&Guitar->>留言 2023年11月30日 (四) 12:16 (UTC)
- 如果只是和某獎得主一樣建立分類,還算可以接受。可不是很懂考迪罗內出現的人物有些被分類至該分類(如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有些則無(如胡安·何塞·弗洛雷斯),另外分類是限定高地酋還是西班牙語世界的獨裁專政領袖。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11月30日 (四) 15:14 (UTC)
它们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还是父子集的关系?我看过中国春晚(包括但不限于央视春晚)、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上的小品和中国爱奇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美国NBC《周六夜现场》上的素描喜剧,它们的表演风格有非常大的不同。把 en:sketch comedy 和 zh:喜剧小品 连接起来是正确的做法吗?--Txkk(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03:01 (UTC)
如果你说央视春晚上的小品是sketch comedy(素描喜剧),我是相当不认同的。它们差太多了吧?!--Txkk(留言) 2023年12月1日 (五) 12:01 (UTC)
CGroup/Show、CGroup/Movie常用詞語拆分[编辑]
想請問能不能把CGroup/Show裡的「獎項、電影節」、「製片廠」、「其他」和CGroup/Movie的「獎項、電影節」、「製片廠及相關業者」、「其他」這些章節合併後以外的部分再另外開個轉換組?因為最近整理電影條目的時候發現有幾篇條目本身只有2萬多位元組,但只要同時加上這兩個公共轉換組,底下再加導航模板就爆了。而且整篇條目可能就一、兩個詞語需要轉換而已,但每次為了那少數幾個常用詞就要展開這兩個容量超大的轉換組,這樣不太合理對吧?請問有編輯此類條目的編者願意一同討論解決方法嗎?--Liebhart 💬👩🚀 2023年12月2日 (六) 16:38 (UTC)
- 直接叫「影視產業」如何?或是另外建立「XX作品」模板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12月3日 (日) 11:44 (UTC)
- 偏向後者,因為大部分用Movie或TV只是為了轉換影視術語,既然這樣術語就留在模組裡,那些使用頻率沒這麼高電影譯名就搬到新模板。還有CGroup/Show這裡面參雜歌手、演員、名人譯名,強烈建議分拆成三個模組。——Liebhart 💬👩🚀 2023年12月3日 (日) 14:21 (UTC)
{{Infobox YouTube personality新增參數[编辑]
{{Infobox YouTube personality新增參數, 請求拹助添加一個語言參數,不同國家適用.--Qdbmd(留言) 2023年12月2日 (六) 18:51 (UTC)
非英语国家的机构是否应加入英文名称?[编辑]
如题,刚刚有人在QQ群中提出河北工业大学简称有误,请求其他编者协助更正。我随后表示鉴于维基百科不是辞典,没有必要在条目内加入英文,而后U:Yxh1433表示由于其官网有列出英文名,因此可加入条目中。同时其亦指出在大学条目内包含英文名属广泛现象,并邀请我去互助客栈进行进一步讨论。--Aggie Dewadipper 2023年12月3日 (日) 11:40 (UTC)
- 1.学校提供官方的英文名和缩写,方便在学术研究中使用。无论是跨国学术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学术出版物都需要有正确的英文名及其缩写来准确识别到这个学校。
- 2. 方便信息的检索,通过学校的英文名及其缩写能够精确定位到该学校。
- 3. 标准化和一致性, 解决学校本身在国际范围内有多个名称或变体的问题。--🔨Yxh1433 2023年12月3日 (日) 12:01 (UTC)
- 你说的这些都是Category:非中文重定向能解决的事情。--MilkyDefer 2023年12月3日 (日) 12:18 (UTC)
- 所以都要搞学术研究和标准化了,为什么要放到维基百科这个通用百科的条目序言,而不是更专业的Wikidata或者{{权威控制}}?--洛普利寧 2023年12月3日 (日) 13:42 (UTC)
- 2、3显然是非中文重定向的范畴,1的话完全不能同意。如果放眼国外的话不少英语系的大学也有官方的中文名称,甚至在官网有中文的问答机器人。难道这些大学的英文条目也应该加入中文名称来帮助用中文识别学校吗?——Aggie Dewadipper 2023年12月3日 (日) 14:07 (UTC)
- 除了非常知名和常用的,其他建议不放序言,但可以放在信息框的适当位置。此例中信息框已有。MOS:LEADLANG(非正式)。跨语言交流还可以检查英文维基条目。--YFdyh000(留言) 2023年12月4日 (一) 00:09 (UTC)
- 有官方英文的情况下,放在信息框比较合适。--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12月4日 (一) 07:48 (UTC)
- 对于非拉丁字母的文字(汉字、阿拉伯文、婆罗米文等),通过英文名可以快速确定是否为要找的条目。像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大学专列了一个英文名称的参数项。--Kethyga(留言) 2023年12月4日 (一) 08:51 (UTC)
烏克蘭旗幟模版[编辑]
我想請求可編輯該模板的人的協助,Template:Country data Ukraine缺少了有關1991-1992年間所用的烏克蘭國旗,我想請其他人協助補上有關1991-1992年間所用的1:2的烏克蘭國旗
要補新增的檔案為--175.182.41.42(留言) 2023年12月4日 (一) 15:09 (UTC)
- 英文模板的现有版本,与此有差异?--YFdyh000(留言) 2023年12月4日 (一) 15:55 (UTC)
- 我剛才對了下好像英文版好像從沒收入過1:2的藍黃版本(英維版的1991對應的是1949-1991年使用的旗幟),而我提出此編輯請求其實是發現有關阿拉木圖宣言 (1991年)使用的烏克蘭國旗版本錯誤,想修改卻發現若要修改需要更動該模板,後面看了該模板的編輯記錄才發現1991版的旗幟在被保護之前就被移除了--175.182.41.42(留言) 2023年12月4日 (一) 18:07 (UTC)
- 或者能否請閣下單獨對阿拉木圖宣言 (1991年)的兩面烏克蘭國旗進行調整--175.182.41.42(留言) 2023年12月5日 (二) 02:54 (UTC)
- 在英維上阿拉木圖宣言 (1991年)所用的旗是如我上面提到的版本--175.182.41.42(留言) 2023年12月5日 (二) 02:57 (UTC)
- 已维护,请检查现有版本。--YFdyh000(留言) 2023年12月5日 (二) 18:36 (UTC)
- 檢查後沒問題,感謝你的協助--175.182.41.42(留言) 2023年12月5日 (二) 19: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