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離散程度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對比兩個概率分佈(唔同色嗰兩笪),兩者平均值一樣,但紅色嗰個明顯「分得冇咁散」。
  提示:呢篇文講嘅唔係離差

離散程度(參見英文dispersion)喺統計學上係講緊手上個概率分佈分得「有幾散」,常用嘅離散程度指標有標準差變異數全距四分位數差距等等,當中標準差單位同原本嘅數據一致,而變異數做起代數上嚟比較方便[1][2]

計法

[編輯]

全距係最簡單嘅離散程度指標,計法就係數據入面嘅最大值減最細值:

用日常講法,全距就係最大數據同最細數據爭幾遠。例如班房學生身高由 150 cm 去到 180 cm,全距就係 30 cm 咁多。

四分位數差距英文IQR)係數據第 75 百分位數(第三四分位數,Q₃)同第 25 百分位數(第一四分位數,Q₁)之間嘅差:

用日常講法,IQR 係「中間嗰 50% 嘅數據」所涵蓋嘅範圍。佢唔容易受極端值影響,所以成日用嚟描述偏斜分佈。

方差(參見英文variance)係將每個數值計佢同平均數差幾多,再平方,之後再取呢啲平方值嘅平均:

用日常講法,方差就係平均嚟講,每個數據離平均數有幾遠,不過由於差距被平方咗,所以單位會變大(例如 cm 會變 cm²)。

標準差英文SD)就係方差嘅平方根

同方差比,標準差 kip1 返同原本數據個單位,所以更方便解讀。[3]

睇埋

[編輯]

引述

[編輯]
  1. NIST/SEMATECH e-Handbook of Statistical Methods. "1.3.6.4. Location and Scale Parameters". www.itl.nist.gov.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 McQuarrie, Donald A. (1976). Statistical Mechanics. NY: Harper & Row. ISBN 0-06-044366-9.
  3. Rothschild, Michael; Stiglitz, Joseph (1970). "Increasing risk I: A defini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 (3): 225–243. doi:10.1016/0022-0531(70)90038-4.

[編輯]